流产后能吃龙眼吗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流产后能适量吃龙眼。龙眼富含葡萄糖、蛋白质等营养,能补充能量、促进身体恢复,还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流产后气血不足、失眠等状况,但不可过量食用,以免上火。 1. 补充营养:龙眼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蛋白质等,流产后身体虚弱,食用龙眼能为机体补充能量,加快身体恢复。 2. 补益气血:从中医角度讲,龙眼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流产后女性多气血不足,吃龙眼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 3. 改善睡眠:流产后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失眠等情况,龙眼的养血安神功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提高睡眠质量。 4. 注意适量:虽然龙眼对流产后女性有益,但食用要适量,因其性温,过量食用易导致上火,引发不适。 流产后适量食用龙眼对身体恢复有益,它能补充营养、补益气血、改善睡眠。不过要把控好食用量,避免因过量食用导致上火等问题。同时,流产后还应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身体全面恢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微针可以祛痘吗

微针美容技术通常可用于祛痘。它利用微针滚轮针头刺激皮肤,形成微细管道让活性成分渗入,实现祛痘、淡化痘疤、改善肤质等效果,但因个体差异治疗效果不同。对痘痘,可促进消退、减轻炎症;对痘疤,能刺激生成胶原蛋白填充凹陷;对皮肤质地,可促进循环、增强吸收。治疗后皮肤或有红肿、结痂等,数天可恢复,要避免强行撕脱,注意护理和防晒。

科普文章 2019-11-15

怀孕初期能吃螃蟹吗

怀孕初期不宜吃螃蟹,因其性寒凉且有活血化瘀功效,此时胎儿不稳定,食用可能引起子宫收缩致流产风险增加,还易被寄生虫和细菌污染,食用后孕妇腹痛、腹泻也会影响胎儿。怀孕初期饮食应选温热、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要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油腻和有活血功效的食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科普文章 2019-03-20

剖腹产的子宫怎样才是恢复好了

剖腹产子宫恢复好表现:恶露 4 - 6 周排净,血性 3 - 4 日、浆液 10 日、白色 3 周,持续异常提示恢复不良;产后 1 周约妊娠 12 周大,6 周恢复孕前大小,可妇科检查或超声判断;切口需一定时间愈合,术后需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恢复不好可能腹痛坠胀。产后应注意休息、避免重劳、合理饮食、注意卫生预防感染促进恢复,个体差异存在。

科普文章 2019-09-12

宫缩是肚子疼还是小腹疼

宫缩疼痛部位和程度与怀孕阶段、宫缩类型有关。怀孕早期和中期,宫缩可能致整个肚子不适;孕晚期临近分娩,多集中在小腹。假性宫缩无规律、疼痛轻、范围广,像肚子发紧发硬;真性宫缩有规律、疼痛强,从小腹开始可扩散,类似更强烈的痛经。孕妇要分辨宫缩情况,出现规律且强烈宫缩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09-05

美容医院可以祛痘吗

美容医院一般可祛痘,常见方式有药物治疗、化学剥脱术、光动力治疗、红蓝光治疗、点阵激光治疗,治疗效果因人而异。药物治疗分外用和口服,改善毛囊角化等;化学剥脱术去除老化角质;光动力治疗破坏皮脂腺等;红蓝光治疗温和;点阵激光治疗改善痘疤。美容医院能依患者情况制定方案,患者需配合并做好日常护理,以达较好效果。

科普文章 2019-11-15

面部吸脂可以做几次

面部吸脂次数一般建议1 - 3次,具体因个人情况而异。面部脂肪多、皮肤弹性差、身体恢复能力弱、医生技术欠佳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需多次吸脂。但吸脂存在肿胀、感染等风险。术后要做好护理,如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再次吸脂至少间隔3 - 6个月,让面部组织恢复,以保障手术效果和安全。

科普文章 2019-11-15

长期吃紧急避孕药有什么后果

长期吃紧急避孕药危害多。它含大量激素,会干扰内分泌致月经紊乱,使经期和经量异常;抑制卵巢排卵,降低受孕几率;加重肝肾代谢负担,损害其功能;影响输卵管蠕动,增加宫外孕风险;还会刺激胃肠道,引发不适。鉴于这些危害,为保障女性生殖系统、肝肾等的健康,应避免长期服用,选择避孕套、宫内节育器等常规避孕方式。

科普文章 2019-09-09

怀孕二十天可以药流吗

怀孕二十天不适合药流,因无法准确判断是否宫内孕。若为宫内孕,此时受孕时间短,胚胎未着床稳定,易药流不全,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确定药物剂量和方式。若为宫外孕,不能药流,因其对宫外胚胎无效且可能引发输卵管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怀孕后终止妊娠需先到医院全面检查确定宫内孕及胚胎发育情况,再遵医嘱选择合适流产方式。

科普文章 2019-11-04

激光脱胡须需要几次

激光脱胡须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破坏毛囊,一般需3 - 6次,具体因人而异。毛发周期、密度、粗细,个人对激光反应,以及激光设备参数等都会影响治疗次数,如浓密、细软胡须可能需5 - 6次。脱胡须后治疗部位可能有轻微不适,数小时至数天可消退。术后要注意防晒、清洁,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多吃蔬果助修复。

科普文章 2019-10-23

怀孕初期可以吃辣条吗

怀孕初期不建议吃辣条,因其为辛辣刺激性食物,含较多添加剂、防腐剂,高盐高油。孕妇初期身体敏感,吃辣条可能刺激胃肠道致不适、增加便秘风险并影响胎儿正常发育。怀孕初期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原则,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食物为佳,辛辣、油腻、高糖高盐和含大量添加剂食物应少吃或不吃。

科普文章 2019-03-19

银杏酮酯滴丸是什么

银杏酮酯滴丸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银杏酮酯。它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血瘀阻络所致胸痹、眩晕等症状,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和脑动脉硬化患者。用药需遵医嘱,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部分患者无不良反应,少数有胃肠道不适,其对改善病症有帮助但效果因人而异,用药时需关注自身状况。

科普文章 2018-12-08

孕妇三高对娃有影响吗

孕妇三高对胎儿影响与多因素有关。高血压致胎盘血供受影响,可能致胎儿生长受限等;高血糖使胎儿长期高糖环境,易致巨大儿等多种问题;高血脂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胎盘血循环,致胎儿营养供应差致发育迟缓。孕期发现三高需配合治疗管理,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药物治疗严格遵医嘱,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问题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19-10-21

移植前为什么打黄体酮

移植前打黄体酮意义重大。它能营造适宜子宫环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利于胚胎着床;可支持胚胎着床发育,补充孕激素保障胚胎正常生长;能调节免疫反应,增加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性;还可防止子宫收缩,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总之,其多方面作用为胚胎移植成功和后续妊娠维持提供有力保障。

科普文章 2020-07-18

生理期体检可以抽血吗

生理期一般指女性月经期,此时可抽血体检。常规体检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月经期抽血通常不影响结果,因其反映身体基本状况,月经周期影响小。特殊的性激素六项检查,因要了解女性内分泌功能且激素水平在月经周期各阶段波动大,评估卵巢功能等一般选月经来潮第 2 - 5 天抽血。生理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影响部分检查结果准确性,有体检计划最好提前告知医生处于生理期,以便准确判断检查项目是否合适。

科普文章 2019-09-09

月经前有哪些症状

月经前常见症状包括情绪波动、乳房胀痛、腹胀、疲劳及头痛等,这些症状多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称为经前期综合征(PMS)。情绪波动可能与神经递质变化相关,乳房胀痛由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引起,腹胀则因孕激素导致胃肠蠕动减慢和水分潴留。疲劳和头痛分别与代谢率升高及雌激素撤退有关。轻微症状可通过饮食调节和补充营养素缓解,若症状严重或影响生活,需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科普文章 2019-04-08

男性需要做孕前检查吗

男性一般需做孕前检查,有助于发现影响生育或胎儿健康的问题。包括遗传因素,可通过染色体分析检测异常并提前咨询;生殖系统健康方面,能检查生殖器官有无发育异常和炎症,如精索静脉曲张、生殖系统感染等;精液质量可通过精液常规检查了解精子数量、活力、形态等,质量不佳会导致不育或增加胎儿发育异常风险。此检查对自身及家庭幸福、下一代健康意义重大,可提前发现处理问题,提高受孕几率和生育健康宝宝概率。

科普文章 2019-11-29

7mm卵黄囊多久出胎芽

一般卵黄囊直径达 7mm 时,5 - 10 天会出胎芽,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等支持。但胚胎发育受母体激素水平、营养状况等多因素影响,超过 10 天未现胎芽可能胚胎发育异常,需及时就医,进行血液检查、超声复查等以确定胚胎健康。怀孕早期孕妇应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助胚胎正常发育。

科普文章 2019-08-02

女人绝经肚子会痛吗

女人绝经后不一定会出现肚子痛。激素水平下降会致生殖器官变化而有轻微腹痛,是身体适应新激素状态表现。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癌等可能引起腹痛,且程度因病情而异。肠道功能变化致便秘等肠道问题也会腹痛。绝经后应关注身体变化,定期妇科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若有持续或加重腹痛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科普文章 2019-09-13

自然流产后需要休息多久

自然流产后需休息 15 到 30 天,此期间身体经历生理变化,子宫内膜需修复,身体虚弱,休息助恢复元气减少并发症。休息不足会影响子宫复旧致恶露不尽等问题,若休息时出现出血量增多、腹痛加剧、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摄入瘦肉、鱼类等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以助身体更快恢复健康。

科普文章 2019-08-17

乳房下垂怎么办

乳房下垂由衰老、怀孕、体重波动、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日常可通过佩戴胸罩、锻炼、健康饮食改善,严重者可选择医美。医美方式有乳房上提固定术、真皮固定术、双环法上提术、自体脂肪隆胸术、玻尿酸注射隆胸术,各有维持时间与风险。治疗后要注意伤口护理、避免剧烈运动、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1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