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性流产是什么意思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先兆性流产是指在妊娠28周前,孕妇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等症状。这种情况提示孕妇有流产的可能,但经过适当的处理和休息,部分孕妇可继续妊娠。 先兆性流产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胚胎方面,胚胎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感染、药物等影响了胚胎的正常发育。母体方面,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等,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等,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强烈应激如手术、撞击等,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等,都可能引发先兆性流产。 先兆性流产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妊娠情况。它提醒孕妇和医生要密切关注孕妇的身体状况,积极寻找可能的原因。如果孕妇出现先兆性流产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检查,如超声检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血液检查评估激素水平等,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让孕妇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药物治疗等,以尽可能保住胎儿并维持妊娠的正常进行。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孕妇上火吃什么降火

孕妇上火为中医概念下人体阴阳失衡的内热证候。可通过饮食调整降火,蔬菜方面可食用苦瓜,其有清热消暑等功效,黄瓜能除热等。水果中梨可清热降火等,火龙果性凉能降火且预防便秘。不过若上火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不能仅依赖食物,应及时就医获取专业意见。

科普文章 2020-07-26

刮宫和清宫哪个伤害大

刮宫和清宫有区别。刮宫用于诊断疾病刮取子宫内膜等,清宫清除流产不全组织。操作目的不同,刮宫诊断疾病,清宫处理流产残留。操作范围各异,刮宫范围广,清宫针对残留。对子宫损伤程度不同,刮宫易伤基底层影响生育,清宫精准时损伤小,粘连严重则伤害大。二者都会伤子宫,伤害程度与操作技术和患者身体状况等有关,术后都需注意休息避免感染促恢复。

科普文章 2020-07-26

剖腹产多久可以运动

剖腹产术后 60 到 90 天可运动。子宫切口愈合需 6 至 8 周,期间避免剧烈运动,身体机能完全恢复约 90 天,未完全恢复时运动可能致伤口裂开、子宫脱垂等。运动应循序渐进,从散步开始渐增强度,且运动前后要做好热身和拉伸。若运动中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26

胎盘血池是怎么回事

胎盘血池是胎盘绒毛中心无绒毛处的液性暗区,血池小对胎儿影响小,大则可能影响胎儿发育与分娩。其形成原因可能与胎盘血管发育异常有关,小血池无明显症状,大血池可致胎儿生长受限或缺氧。超声检查可发现,医生会定期检查并综合评估影响。孕妇若无其他异常不必过虑,但要注意休息、按时产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科普文章 2020-07-26

胎动持续多久算缺氧

胎动持续 20 分钟以上算异常,可能缺氧。正常胎动有规律频率,持续 20 分钟以上频繁或长时间不动,可能因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异常致氧气供应不足。孕妇发现异常应尽快就医,做胎心监护、B 超等检查以判断胎儿状况并处理。胎动频率和强度孕期不同阶段有变化,孕妇要学会正确数胎动以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26

怀孕时白带是什么样的

怀孕时女性白带量增多、性状变粘稠、颜色可为白色、透明色或淡黄色,无异味瘙痒等不适症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这是因为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致白带量增,生殖系统适应性变化使白带变粘稠,阴道分泌物停留久受氧化等影响会呈淡黄色。若白带颜色、气味、质地异常或有不适症状则可能有健康问题,需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7-26

孕妇能用风油精吗

孕妇一般不建议使用风油精。风油精含樟脑、薄荷脑等成分,樟脑可穿过胎盘屏障,怀孕头3个月使用可能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孕期女性身体敏感,风油精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其浓烈气味还可能使孕妇头晕、恶心、呕吐。孕妇身体特殊,风油精或危害母婴健康,为安全起见应避免使用,被蚊虫叮咬可采用蚊帐、纱窗等物理防蚊法。

科普文章 2020-07-26

无创DNA几周做最好

无创 DNA 检测适宜在 12 至 22 周 6 天进行。12 周前游离 DNA 浓度低影响准确性,22 周 6 天后高风险检测后续诊断风险大。孕妇年龄大、唐筛临界风险或有高危因素应在此时间段做无创 DNA,结果异常或自身复杂情况需就医进一步诊断。无创 DNA 只是筛查手段,不能替代羊水穿刺等诊断性检查,低风险也不能完全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

科普文章 2020-07-26

孕七个月胎动频繁正常吗

孕七个月胎动频繁有正常与异常之分。正常时因胎儿活动空间大较活跃,孕妇进食后及夜晚睡觉前胎动可能增多。异常则是胎儿宫内缺氧导致,如脐带绕颈、胎盘功能减退等,此时胎动频繁为危险信号需及时就医。胎动是反映胎儿宫内安危重要指标,孕妇应学会正确数胎动,发现异常尽快就医以及时处理。

科普文章 2020-07-26

抽血没怀孕实际怀孕

抽血检测怀孕通常较准确,但存在特殊情况致假阴性。一是检测时间过早,受精卵着床不久 hCG 未达检测范围;二是检测方法或试剂问题,不够灵敏或有质量问题;三是个体差异,激素水平异常致 hCG 增长速度不同。生活中怀疑怀孕抽血阴性可过段时间再测或用更灵敏方法,若有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26

怀孕几个月能感觉到胎动

一般怀孕18 - 20周孕妇可感觉到胎动,它是胎儿躯体活动冲击子宫壁的动作。初产妇多在18 - 20周有感觉,经产妇可能16 - 18周就能察觉,感知时间受孕妇敏感度、腹壁厚度、胎儿活动强度等影响。若超20周未感胎动,要及时检查。胎动是反映胎儿健康的指标,孕妇可计数,异常时应尽快就医,保障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26

总是口渴是怎么回事

总是口渴原因多样,不一定是单一因素所致。常见原因有饮水过少、饮食过咸、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糖尿病等。对应治疗方法包括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运动后补充水分、放松心情、控制血糖等。此外,干燥综合征、尿崩症等也可能引发。日常应养成良好饮水习惯,均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定期体检,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8-01

妊娠合并糖尿病终止妊娠的时间

妊娠合并糖尿病终止妊娠时间多为 38 - 40 天。血糖控制好且胎儿发育正常时适宜此时间,过早易致胎儿发育不成熟增加新生儿并发症风险,过晚孕妇血糖波动会影响胎儿致窘迫等。孕期若出现子痫前期、胎儿窘迫等严重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并提前终止妊娠。孕妇需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同时密切关注胎儿发育通过超声等检查评估。

科普文章 2020-08-05

纵隔子宫手术后多久可以怀孕

一般纵隔子宫手术后 3 至 6 个月可怀孕,此手术旨在改善子宫内环境,术后子宫需修复创面并恢复正常形态功能。3 个月时大部分创面愈合,功能开始恢复,6 个月则能让子宫完全恢复至适宜受孕状态。3 个月内怀孕易增加流产风险,术后超 6 个月未孕且有需求应就医检查。术后怀孕存在特殊情况,子宫恢复因人而异,备孕时需密切关注身体,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8-05

子宫肌瘤长在什么位置

子宫肌瘤生长位置多样,常见于肌壁间、浆膜下和黏膜下,阔韧带、宫颈等特殊部位也可能出现。肌壁间肌瘤使子宫增大、影响收缩致月经异常;浆膜下肌瘤对月经影响小,大肌瘤会压迫周围组织;黏膜下肌瘤体积小但月经改变明显;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少见,分别会压迫输尿管、膀胱等。不同位置肌瘤症状有别,不适要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8-09

自然流产要流几天血

自然流产后出血通常持续 3 至 15 天,其时长取决于流产是否完全。完全排出胚胎组织且子宫收缩良好时,出血 3 至 7 天;若有残留则出血时间延长至 7 至 15 天,还可能伴腹痛等症状。出血超 15 天或量多于月经量需就医检查处理,可能需清宫。流产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禁性生活一个月,同时补充营养促恢复。

科普文章 2020-08-09

宫外孕尿检能检测出来吗

一般情况下,宫外孕不能仅靠尿检检测。正常怀孕时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胚胎分泌 hCG 使尿检阳性;宫外孕时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胚胎也分泌 hCG 致尿检阳性,尿检无法区分两者。宫外孕诊断需结合多种方法,血 hCG 测定可辅助判断是否怀孕及状态,超声检查能直接观察子宫内是否有孕囊,若在子宫外发现异常情况可确诊宫外孕。

科普文章 2020-08-09

胎停后还会有妊娠反应吗

胎停后妊娠反应存在个体差异,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速度有关。激素下降快则妊娠反应较快消失,因反应由激素升高引起,激素降低后反应减弱直至消失;激素下降慢则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有轻微反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轻。胎停育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清宫手术或药物流产,如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根据孕妇身体状况确定用药剂量和疗程。

科普文章 2020-08-09

做四维彩超需要空腹吗

做四维彩超一般无需空腹。孕妇查胎儿发育时进食无妨,利于胎儿活动助检查更顺利全面;检查腹部其他脏器如肝脏、胆囊,空腹虽图像更清晰,但四维彩超主要观脏器形态结构,空腹与否对最终诊断结果影响不大。做四维彩超前最好向医生了解具体检查要求,因不同医院、设备及检查目的可能有细微差异。

科普文章 2020-08-09

霉菌性阴道炎会导致不孕不育吗

一般情况下,霉菌性阴道炎不一定致不孕不育。轻度时炎症轻,精子可通过与卵子结合,通常不致不孕,可有外阴痒、白带多等症状,及时治可愈;重度时炎性细胞增多、分泌物浓稠,阻碍精子通过影响活力,增加不孕风险,还可能上行感染致生殖系统疾病影响生育。女性应注意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患病风险。

科普文章 20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