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期子宫内膜是什么意思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增生期子宫内膜是指女性月经周期中,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从月经期结束后的状态开始逐渐增生、增厚的一个阶段。此阶段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若未受孕,子宫内膜会进入分泌期,之后剥落形成月经。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会经历周期性的变化,主要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增生期一般出现在月经周期的第5 - 14天左右。在这个时期,卵巢中的卵泡开始生长发育,分泌雌激素。雌激素会刺激子宫内膜基底层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使得内膜厚度逐渐增加,腺体增多、增长且变得弯曲,间质细胞也会增生,血管也随之增生、延长。整个增生期又可细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内膜较薄,约1 - 2mm,腺体短、直且稀疏;中期内膜厚度增加,腺体增多、增长并稍弯曲;晚期内膜进一步增厚,可达3 - 5mm,腺体更长、更弯曲,腺上皮细胞呈高柱状。 增生期子宫内膜是女性正常月经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反映了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正常运作以及子宫内膜对激素的正常反应。通过这一阶段的变化,子宫内膜得以修复和增厚,为可能的受精卵着床提供良好的环境。了解增生期子宫内膜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女性更好地认识自身生理变化,当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时,也能为医生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哺乳期能吃消炎药吗

哺乳期能否吃消炎药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部分相对安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必要时可遵医嘱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禁用。病情较轻可先非药物缓解,严重时经医生评估选合适消炎药。服药可在哺乳后并推迟下次哺乳时间。用药期间留意宝宝有无不适,有异常及时就医。哺乳期用药要谨慎,应权衡利弊选药并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科普文章 2020-07-07

宫外孕最多能怀几个月

宫外孕没有最多能怀几个月的固定说法,多在60天内有症状,极少数到3 - 4个月。宫外孕是受精卵在宫外着床,宫外环境不能提供足够营养和空间,胚胎生长会致着床部位破裂出血等严重情况。怀孕后有腹痛、阴道流血症状需就医,确诊宫外孕要立即治疗。有宫外孕史再次怀孕风险高,早期要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并及时检查胚胎着床位置。

科普文章 2020-07-07

紧急避孕药失败的原因

紧急避孕药失败可能与服药时间、个体差异(如胃肠道功能、体重)等因素有关,不能频繁使用,否则影响内分泌致月经紊乱

科普文章 2020-07-07

结扎好还是上环比较好

结扎是永久性避孕法,适用于确定无生育需求者,避孕成功率近 100%,但手术复杂,术后恢复长,复通手术成功率不一定高。上环是可逆避孕法,手术简单可门诊完成,创伤小恢复快,却可能致月经量增多等不适,存在节育器脱落等风险。从健康角度看,二者长期影响不大,综合可逆性等多方面,不同需求人群有不同更优选择。

科普文章 2020-07-07

宫寒吃什么食物好

宫寒通常指女性肾阳不足,可通过饮食改善。温热食物如桂圆、红枣能暖宫散寒;补血食物如猪肝、菠菜可促进气血运行;理气食物如玫瑰花、陈皮能调节气机;健脾食物如山药、芡实可增强脾胃功能;富含蛋白质食物如鸡蛋、牛奶能增强体质。合理搭配这些食物对改善宫寒有积极作用,但食物调理效果有限,症状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07

孕妇能喝苏打水吗

孕妇一般可适量喝苏打水。苏打水呈弱碱性,能中和胃酸,缓解孕期胃酸反流、烧心等不适,还可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但部分苏打水含较多糖分和添加剂,过量饮用或致孕妇血糖升高、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肾脏负担。孕妇可多喝温开水,适量喝鲜榨果汁,要避免喝含咖啡因饮料,少喝碳酸饮料和酒精饮品。

科普文章 2020-07-07

月经提前五天正常吗

月经提前五天通常正常,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提前或推迟一周内多属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月经周期在21 - 35天,提前五天可能是正常波动。生活压力、作息饮食变化、疾病(如子宫肌瘤等)、药物(如紧急避孕药)等都可能导致月经提前。偶尔提前且无不适可观察,若持续异常并伴有经量异常、腹痛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科普文章 2020-07-07

子宫囊肿怎么办

子宫囊肿处理依具体情况而定。囊肿小且无症状,每3 - 6个月复查B超;由炎症引起的囊肿,可遵医嘱用抗宫炎片等药物治疗;囊肿较大、有压迫症状或疑似恶变,需手术切除。此外,日常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总之,应依据囊肿情况和患者身体状况选处理方式,定期复查、必要治疗及日常护理都很重要。

科普文章 2020-07-07

结节是肿瘤吗

一般情况下,结节不一定是肿瘤,可发生于多处。良性结节如甲状腺结节,多因组织增生形成,一般不威胁健康。炎性结节是炎症反应表现,抗感染后可能消失。肿瘤性结节分良性和恶性,良性生长慢、边界清,恶性生长快、边界不清易转移。结节概念宽泛,发现后需进一步检查明确性质,以便采取合适处理措施。

科普文章 2020-07-07

带环怀孕的几率是多少

带环怀孕几率在 0.1% - 3%。宫内节育器通过干扰受精卵着床避孕,但因节育器下移、脱落、异位或放置时间过长,仍可能带环怀孕。出现疑似怀孕症状应及时检查,带环怀孕会增加宫外孕、流产风险。带环后要定期复查,有异常及时就医。即便带环也非百分百避孕,有生育计划应在医生指导下取环。

科普文章 2020-07-07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是怎么回事

来月经前乳房胀痛可能由体内激素变化、情绪波动、压力大、乳腺增生、经前期综合征等引起。不同原因治疗方法有别,如激素变化明显时可热敷按摩;情绪问题需调整心态或心理疏导;压力大要合理安排生活;乳腺增生可服药;经前期综合征轻者调整生活方式,重者遵医嘱用药。此外,日常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选合适内衣,胀痛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07

无痛人流后多久可以同房

无痛人流后需 15 到 30 天后方可同房。因人流会损伤子宫内膜,此期间子宫颈口松弛,身体抵抗力弱,过早同房易致细菌上行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疾病。人流后若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恢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外阴清洁,以助身体恢复。

科普文章 2020-07-07

紧急避孕药有哪些

常见紧急避孕药有左炔诺孕酮片和米非司酮片。左炔诺孕酮片72小时内服用,抑制排卵、阻止孕卵着床;米非司酮片120小时内服用,使子宫内膜变性坏死阻止着床。服用前后两小时尽量空腹,呕吐需补服。其副作用大,会致恶心、呕吐、月经紊乱等。紧急避孕药仅为补救措施,建议日常选避孕套、短效避孕药等常规避孕方式。

科普文章 2020-07-07

怀孕2个月可以做人流么

一般怀孕 2 个月可做人流。此时胚胎未熟、子宫未大,人流相对安全,通过负压吸引吸出胚胎组织,在适宜时间范围内。从身体机能看,孕妇能承受术后出血等反应,但人流有风险,如子宫穿孔等,正规操作可降低。同时做人流需谨慎,对女性身体有伤害,可能影响生育,术后要休息、补营养、防感染,无生育计划要做好避孕措施。

科普文章 2020-07-07

人体乳头瘤病毒是什么

人体乳头瘤病毒为双链环状DNA病毒。其类型分低危型(如6型、11型致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和高危型(如16型、18型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密切相关)。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间接接触、母婴传播。感染后可能无症状或出现皮肤疣、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症状。可接种疫苗及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预防,了解这些有助于应对该病毒健康威胁。

科普文章 2020-07-07

避孕药会导致月经推迟吗

通常避孕药可避免受孕,可能致月经推迟,不同类型影响有别。短效避孕药按正确方法服,期间可能使月经周期规律、经量减少,少数女性会月经推迟,与激素调节有关;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服用后易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包括月经推迟,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服用后易致激素水平失衡,多数女性月经推迟,也可能提前、经量改变等。影响因人而异,若月经推迟久或伴不适症状应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7-07

受精卵着床有什么感觉

受精卵着床多数人无明显感觉,少数人有轻微腹痛、少量阴道出血、身体疲倦、乳房变化和类似感冒症状。轻微腹痛表现为下腹部刺痛、坠胀,持续短;阴道出血呈淡粉或褐色,持续1 - 2天;身体疲倦、乳房变化和类似感冒症状均与激素变化有关。不过这些症状不具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着床成功。确认怀孕建议同房后10 - 14天检测或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7-07

怀孕35天可以做药流吗

怀孕 35 天做药流需先确定为宫内孕。超声确定宫内孕且孕妇身体良好、无药流禁忌证,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遵医嘱,自行调整有严重后果。若超声不能确定宫内孕怀疑宫外孕则不能药流,否则可能致输卵管破裂危及生命。怀孕早期药流或人流有风险,还影响孕妇心理,流产后需注意休息调养。

科普文章 2020-07-07

尿常规能检查出怀孕吗

一般情况下尿常规不能检查出怀孕。因其主要检查尿液成分评估泌尿系统等,不直接检测怀孕相关指标,而怀孕检测靠检测尿液或血液中 hCG,尿常规不含此项目。专门妊娠试验通过检测尿液 hCG 判断怀孕,与尿常规不同。不过尿常规在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等诊断中有重要意义,怀疑怀孕应进行专门妊娠检测。

科普文章 2020-07-07

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

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一般在10 - 15毫米,其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前半段受雌激素影响增生,月经前在雌孕激素作用下进一步增厚。厚度异常会带来健康问题,过薄可能致月经量少、闭经及影响受孕,过厚可能引发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女性要关注月经变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妇科检查,发现异常需遵医嘱进一步检查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