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面正畸并非适合所有人。先天性骨发育异常、严重牙周病、全身性疾病未控制者等群体需谨慎评估风险,甚至可能被列为禁忌对象。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存在严重全身性疾病的人群
- 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糖会显著影响牙槽骨愈合,增加感染风险。
- 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正畸可能导致牙龈出血或骨髓抑制。
- 免疫系统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正畸过程易引发继发感染。
疾病类型 | 潜在风险 | 建议 |
---|---|---|
糖尿病 | 骨愈合延迟、感染 | 需血糖稳定后评估 |
血液病 | 出血、治疗耐受性差 | 优先治疗原发病 |
二、口腔局部条件不达标者
- 重度牙周炎:牙槽骨吸收超过50%时,正畸会加速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 颌骨肿瘤或囊肿:需先处理病灶,否则正畸力可能刺激病变扩散。
-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急性期:正畸可能加重关节疼痛和咬合紊乱。
风险提示:正畸前需通过全景片和CBCT评估牙周及骨状态。
三、生长发育异常的特殊群体
- 儿童乳牙期(<6岁):过早干预可能干扰颌骨自然发育。
- 骨性错颌畸形(如Ⅲ类地包天):单纯正畸效果有限,需结合正颌手术。
- 垂体或甲状腺功能异常者:激素紊乱可能导致矫治复发。
核心建议:儿童需在替牙期后(约12岁)由专业医师判断干预时机。
四、心理或行为依从性差者
- 精神疾病患者:无法配合长期复诊或保持器佩戴。
- 口腔卫生习惯极差者:易引发龋齿和牙龈炎,导致治疗失败。
颌面正畸是复杂的医疗行为,需综合评估全身健康、口腔条件及患者配合度。若存在上述情况,务必与正畸医师充分沟通,必要时选择替代方案(如修复或手术),以降低不可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