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进行颌面正畸的潜在风险与注意事项
37岁进行颌面正畸虽可改善咬合与面容,但成年后骨骼发育成熟,治疗难度与风险显著高于青少年,可能伴随牙根吸收、关节不适或长期稳定性不足等问题。
成年正畸的特殊性
- 骨改建缓慢:成人骨骼代谢率低,牙齿移动速度较慢,治疗周期通常延长至2-3年。
- 牙周健康挑战:牙龈萎缩或牙槽骨流失可能加剧,需严格监控牙周炎风险。
常见健康风险
- 牙根吸收:正畸力可能导致牙根缩短,尤其长期施力过大时。
- 颞下颌关节紊乱:咬合调整可能引发关节弹响或疼痛。
- 复发概率高:若无终身保持器辅助,牙齿易复位。
风险对比 | 青少年 | 37岁成人 |
---|---|---|
治疗周期 | 1-2年 | 2-4年 |
牙根吸收概率 | 低 | 中高 |
需手术干预可能性 | 极少 | 较高 |
核心建议
- 全面评估:通过CT和牙周检查排除禁忌症。
- 选择经验丰富的正畸医生,优先考虑隐形矫正或轻力方案。
- 长期维护:治疗后需坚持佩戴保持器并定期复查。
成年正畸需权衡功能与美观需求,充分了解风险后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