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是由于感染丙型肝病毒而导致的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一种传染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丙肝和慢性丙肝。急性丙肝一般只在感染丙肝病毒半年内,慢性丙肝指的是感染丙肝病毒超过半年。
急性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1.5-2个月,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部分患者可出现肝炎的常见症状,如疲乏、身体无力,食欲减退,部分可能出现黄疸等症状,急性丙肝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无明显差别,但是症状较轻,常常以轻度全身疲劳,乏力和食欲缺乏为主,有些患者可能会恶心、腹胀及肝区痛,同时可伴有低热、肝脾大等,黄疸较少见,且无典型的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的全过程。
急性丙肝容易转为慢性丙肝,临床的症状隐匿,绝大部分对患者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是病情会逐渐进展,会出现持续的肝脏损伤,可以经过数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导致肝脏的持续损伤,最后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所以急性丙肝一般感染后两个月会出现恶化,慢性丙肝发生病情的恶化,没有确切的时间,需要经过数年或者是更长的时间,会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在发展过程中,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所以一旦确诊急慢性丙肝,需尽早给予抗丙肝病毒治疗。目前有小分子直接抗丙肝病毒药物,可达到97%以上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