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也就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等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患者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成肝癌。
正常人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感染乙肝的,乙肝是传染病,正常人有乙肝是因为被别人所传染。
乙肝的传染源主要是急慢性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急性患者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期有传染性,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最大,其传染源与血液体液中乙肝患者内的DNA含量成正比关系,乙肝病毒主要存在患者的血液,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中,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共用注射器传播。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均为乙肝易感人群。
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主要办法是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刺激人体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如果体内有乙肝表面抗体,则具有保护能力。一旦发现有乙肝病毒感染,需尽早找专科医生就诊,由医生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必要时行肝脏病理检查,明确肝脏的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以延缓或阻止肝炎反复发作出现肝硬化或者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