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增生能否被根治

我查出小叶增生,想知道这病能不能彻底治好,以后不再复发,小叶增生能否被根治?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小叶增生有可能根治,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小叶增生多与内分泌失调等有关,症状较轻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能根治;症状严重的,结合药物或手术治疗也有根治可能,但易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复发。 1. 成因:小叶增生主要因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刺激乳腺组织过度增生所致。 2. 轻症治疗:症状较轻时,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调节情绪等,可调节内分泌,有可能让增生的乳腺组织恢复正常,达到根治。 3. 重症治疗:症状严重者,可遵医嘱用逍遥丸、乳癖消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切除病灶,也有根治机会。 4. 复发因素:小叶增生根治后,若长期负面情绪、不良饮食习惯等,导致内分泌再次失调,可能复发。 5. 定期检查:即便症状缓解或消失,也需定期检查乳腺,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小叶增生有根治的可能,治疗方式因病情而异。轻症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重症需药物或手术治疗。不过,其复发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检查乳腺,预防复发。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抗生素是否会杀死白细胞

抗生素本身不直接杀伤白细胞,主要作用于细菌。但部分抗生素会间接影响白细胞数量,导致其减少。不同药物影响有别,氯霉素、磺胺类较易引起,青霉素类相对少见。使用剂量、疗程及个体差异也会影响白细胞,剂量大、疗程长更易出现。多数患者停药后白细胞可恢复。使用抗生素要监测血常规,异常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并调整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3-21

女人取环是否会造成月经推迟

取环不一定会导致月经推迟。虽取环本身通常不直接影响月经周期,但手术刺激、精神因素、个体差异及其他疾病可能影响内分泌,进而致月经推迟。手术刺激使子宫内膜修复时间长可致推迟;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影响内分泌;个体对取环反应不同也可能推迟;还可能是本身疾病所致。若月经推迟久或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1

卵泡发育不良能否怀孕

卵泡发育不良一般会降低怀孕几率,但仍有怀孕可能。它会使卵子难以成熟排出,导致受孕困难;即便排出卵子受孕,也因质量差增加流产、胎停育风险。不过,少数情况下发育不良的卵泡也能排出卵子并成功受孕。总体而言,卵泡发育不良对怀孕不利,但非绝对不能怀孕,发现问题应及时就医,针对性治疗调理以提高受孕及胚胎质量。

名医问答 2025-03-21

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是否需住院

做子宫内膜息肉手术是否住院受息肉大小、手术方式、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较小息肉、身体状况好的患者,门诊做简单刮宫术,术后无异常可回家;较大息肉或情况复杂时,需住院在宫腔镜下手术。简单刮宫术一般不用住院,宫腔镜手术则通常需要。有基础疾病患者为安全起见也需住院。总之,需综合判断,患者要配合检查,术后遵医嘱护理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3-21

阿莫西林胶囊是不是抗生素

阿莫西林胶囊通常属于抗生素。它是半合成青霉素类广谱β - 内酰胺类抗生素,以胶囊为剂型,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杀菌。临床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菌活性。使用时要遵医嘱,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有过敏疾病史者慎用,出现严重不适或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1

周末能否进行婚检

周末能否做婚检因地区和医院而异。影响因素包括:医院工作安排,部分医院周末值班可做婚检,部分仅提供急诊;当地政策,有些地方有周末婚检服务,有些则无;服务时间,周末开放婚检的医院,时间或与工作日不同。可通过电话、官网等咨询。确定能婚检后,要提前准备证件材料及做好检查前准备,确保婚检顺利。

名医问答 2025-03-21

无痛人流做完后是否需要输液

无痛人流后不一定需要输液,是否输液取决于手术情况、患者身体状况等。手术顺利、患者身体好,口服药物预防感染即可;手术复杂或患者有感染风险,则可能需输液。输液可使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出血多或身体虚弱时还能补充液体。无需输液者可口服阿莫西林等。患者应遵医嘱,术后注意休息和卫生,促进恢复、预防并发症。

名医问答 2025-03-21

人流两天没血是否正常

人流两天就没血了,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正常情况是手术成功、子宫收缩好,使出血很快停止且无不适。异常情况包括漏吸,未吸出胚胎组织,妊娠继续,早孕反应不消失;宫腔粘连,手术损伤内膜致血液无法正常排出,之后或有周期性腹痛。若之后无不适,术后两周复查;有腹痛、发热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21

排卵期吃避孕药是否有效

排卵期喝避孕药通常管用,效果因类型而异。紧急避孕药在无防护或避孕失败72小时内服用,有效率约85%,有恶心等副作用;短效避孕药需在经期特定时间开始规律服用,每天1片,避孕效果达99%左右;长效避孕药一个月服1次,能抑制排卵,但副作用较大。总之,不同避孕药服用方法、效果和副作用有别,都应遵医嘱使用。

名医问答 2025-03-21

月经失调注射黄体酮是否有效

月经失调打黄体酮的效果因病因不同而异。因黄体功能不足、内分泌紊乱致月经失调,打黄体酮补充孕激素,使内膜按时脱落,或能恢复正常周期;但子宫内膜损伤、卵巢早衰等因素引起的,内膜对其反应差,效果不佳。此外,打黄体酮有头晕、恶心等副作用,长期大量使用或影响内分泌。使用前应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3-21

黄体酮能和避孕药一同服用吗

黄体酮和避孕药一般不建议一起吃,二者皆为激素类药物。一起吃会使体内激素叠加,增加内分泌紊乱风险,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等;加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还会影响药效判断,难以调整后续治疗。不过,在严重内分泌失调等特定病情下,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联用。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遵医嘱,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名医问答 2025-03-21

静推氯化钾是否会产生痛苦感受

静推氯化钾痛苦且危险,临床上严格禁止。一是疼痛刺激,高浓度钾离子刺激血管壁,引发强烈疼痛并沿静脉放射;二是有心血管风险,短时间血钾剧升可致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患者有胸闷等不适;三是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出现肢体麻木等症状。临床上补钾多采用静脉滴注,控制浓度和速度。患者勿自行尝试,补钾应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3-21

第二天服用紧急避孕药是否有效

第二天吃紧急避孕药通常有用。常见的左炔诺孕酮片需在72小时内、米非司酮片需在120小时内服用,第二天在有效时间范围内。其通过抑制排卵等达到避孕目的,但效果并非100%,受服药时间、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此外,它有副作用,可能影响月经等。不能频繁用,月经推迟超一周要检测,建议选避孕套等常规避孕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3-21

白带常规检查会不会疼

白带常规检查一般无明显疼痛。检查时,医生用阴道窥器撑开阴道,以棉签取白带样本,操作轻柔,过程仅需几分钟。多数女性仅有轻微不适,类似经期坠胀感;若阴道敏感、精神紧张或有炎症致黏膜充血,不适可能稍重,但也在可忍受范围。检查前勿冲洗阴道和用药,检查时放松身体、配合操作,可使检查顺利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3-21

诺氟沙星胶囊能否起到消炎作用

诺氟沙星胶囊一般可消炎。它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止细菌DNA复制,对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活性强。临床用于治疗肠道、泌尿系统等敏感菌所致感染性疾病,消除炎症缓解症状。但对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炎症无效。使用时要遵医嘱,注意不良反应,孕妇、哺乳期女性及18岁以下人群禁用。

名医问答 2025-03-21

性生活前服用避孕药是否管用

性生活前吃避孕药的效果取决于其类型。短效避孕药需在月经来潮第1 - 5天起每天1片,连服21或28天,提前单次吃无效;长效避孕药在月经来潮第5天和第25天各服1片,之后每月按第2次服药日期服1片,按要求提前服可避孕;紧急避孕药是事后补救措施,事前吃不一定有效,还可能影响月经,不建议常用。应选合适避孕药并正确使用以避孕。

名医问答 2025-03-21

叶酸片是否会影响月经

叶酸片一般不会影响月经。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正常服用不干扰女性内分泌系统。不过,少数人因个体差异、体质特殊,服用后可能出现月经改变。部分人在服用叶酸期间因心理压力大影响内分泌,也会致月经异常。此外,月经受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影响。若服用叶酸后月经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因素并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3-21

打完消炎针之后能否吃消炎药

消炎针和消炎药通常指抗生素,打完消炎针后能否吃消炎药需依具体病情和用药情况判断。病情较重时,单一用药难控感染,打完消炎针后可遵医嘱口服消炎药加强疗效,如严重呼吸道感染;病情较轻,打消炎针后症状改善,体内药物浓度能抑制病菌,再吃可能超量,无需服用。患者应严格遵医嘱,避免滥用抗生素,用药时关注身体反应,异常及时沟通。

名医问答 2025-03-21

同房时宫颈肥大会出血吗

单纯宫颈肥大同房不一定出血,多由慢性炎症刺激致组织充血、水肿等,结构稳定时不影响同房。但伴有宫颈炎、宫颈息肉、宫颈癌等病变,或性生活方式不当,则可能出血。宫颈炎使宫颈脆弱易出血,宫颈息肉质地脆嫩碰撞易出血,宫颈癌侵犯组织可致同房后流血,粗暴性行为会损伤宫颈黏膜。若同房出血,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变。

名医问答 2025-03-21

卵巢囊肿能否进行微创手术

卵巢囊肿大多可做微创手术,能否进行取决于囊肿性质、大小及患者身体状况等。适用情况为良性囊肿、大小适中且患者能耐受手术,通过腹腔镜操作。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但恶性且广泛转移、囊肿过大或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情况不适合。最终能否采用需医生综合判断,患者要配合检查评估确定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3-21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