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包含哪些类型

想知道慢性疾病有啥类型,像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是不是,还有别的不?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慢性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一般病程长、病因复杂,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1. 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血糖异常;痛风,与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有关,会导致关节疼痛。 2. 心血管疾病:像高血压,血压持续高于正常范围,增加心脏和血管负担;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引发心肌缺血。 3. 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导致呼吸困难;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出现喘息、气急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形成溃疡;肝硬化,多种病因长期作用导致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病变。 5. 内分泌系统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例,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引起代谢降低。 慢性疾病涵盖多个系统,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患者需重视日常管理,定期体检,积极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孕期使用哪种护肤品合适

孕期选护肤品要遵循安全、温和、无刺激原则,选成分简单、天然的产品。保湿护肤品可选含透明质酸、甘油的,滋润的选含维生素E、角鲨烷的,防晒选含物理防晒剂的。要避开含酒精、香料等有害成分的产品,选正规有质量保证的品牌,用前先试用。总之,孕期护肤重安全温和,做好保湿、滋润、防晒,保障母婴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孕检染色体检查包含哪些项目

孕检染色体检查项目包括唐筛、无创DNA检测和羊水穿刺。唐筛在孕15 - 20⁺⁶周抽血筛查,是初步手段;无创DNA检测孕12周后采外周血,对特定三体综合征准确性高,适合唐筛临界风险人群;羊水穿刺孕16 - 22周抽取羊水诊断,有一定风险。各项目特点与适用人群不同,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选合适项目保障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妊娠期用药遵循什么原则

妊娠期用药要谨慎,应遵循五项原则。一是明确指征,确诊疾病且利大于弊时才用药;二是选药谨慎,优先用无致畸作用的老药,避免用新药;三是控制剂量疗程,选最低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四是避免不必要用药,孕早期尽量不用;五是及时停药,病情控制后遵医嘱停药。遵循这些原则可降低药物对胎儿危害,保障母婴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2

怀孕几个月做糖筛检查

糖筛一般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通常在怀孕24 - 28周进行。此阶段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胰岛素需求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血糖易升高,此时筛查更准确。筛查异常或有“三多”症状需及时就医。孕期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糖筛异常需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确诊后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血糖,必要时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3-12

怀孕多久做糖筛检查

糖筛通常指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孕妇一般在怀孕24 - 28周做糖筛。此时间段最佳,24周前胎盘抗胰岛素物质少,检测不准确;28周后发现问题再干预或已影响母婴。糖筛异常需进一步做糖耐量试验确诊,检查不适要及时就医。孕妇孕期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有糖尿病家族史更要重视糖筛。

名医问答 2025-03-12

孕妇怀孕几个月进行唐氏筛查最为适宜

孕妇做唐氏筛查无最佳时间,分早期(孕11周 - 13⁺⁶周)和中期(孕15周 - 20⁺⁶周)。早期通过超声查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并结合血清学检查评估风险,中期检测孕妇血清标志物水平结合相关因素计算风险值。筛查高风险需进一步确诊。它只是筛查手段,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妇应重视筛查,保持良好习惯并定期产检。

名医问答 2025-03-12

抽血进行胎儿唐氏筛查准确率高不高

抽血做胎儿唐氏筛查准确率约60% - 70%。它通过检测孕妇血清相关指标,结合年龄、体重、孕周等判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不过,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高风险不代表胎儿一定患病,低风险也不能完全排除。若结果异常,建议做羊水穿刺或无创DNA检测。孕妇不要仅依赖唐筛结果,孕期应按时产检,结果异常要在医生指导下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3-12

孕妇需进行几次唐氏筛查

孕妇唐氏筛查一般做2次,包括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早期唐筛在孕11 - 13⁺⁶周,通过超声查NT并结合血清学检查;中期唐筛在孕15 - 20⁺⁶周,抽血检测相关指标结合孕妇情况评估。两次筛查互补,若结果高风险需进一步确诊。唐筛只是风险评估,低风险不排除患病,高风险也不一定患病。孕期要按时产检,保持良好习惯。

名医问答 2025-03-12

怀孕多少周进行唐氏筛查

唐氏筛查分早期和中期。早期在孕11周 - 13周+6天,通过超声查胎儿颈部透明带厚度(NT)并结合血清学检查评估风险,此时NT值较稳定;中期在孕15周 - 20周+6天,抽取孕妇血液检测标志物,结合年龄、孕周等计算风险。但它只是筛查手段,高风险需进一步检查确诊。筛查结果非绝对,低风险也不能排除患病可能。孕妇要保持良好习惯,定期产检。

名医问答 2025-03-12

囊胚移植后发生宫外孕的几率有多大

移植囊胚宫外孕几率一般在2%-5%,相对较低,因囊胚发育较成熟,更易在子宫合适位置着床。但输卵管炎症、粘连及子宫内膜环境不佳等因素会增加风险。若移植后出现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移植后女性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定期检查,饮食保证营养均衡,以降低风险、保障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经期吃布洛芬是否会有副作用

来月经时吃布洛芬可能有副作用,且因人而异。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致胃溃疡、胃出血;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等;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长期或大量服用还可能影响肝肾功能,但正常剂量短期使用相对安全。不同人耐受性不同,副作用表现和程度有别。不适严重时应停药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3-12

妇科六项激素抽血化验查的是什么

妇科抽血化验六项激素含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泌乳素。一般在经期第2 - 5天空腹抽血检查。各项激素由不同部位分泌,分别有促进卵泡发育、排卵、维持第二性征等作用。该检查是评估女性内分泌状况的重要手段,可辅助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名医问答 2025-03-12

什么情形下需进行刮宫取环手术

刮宫取环手术适用于多种情况。节育环移位、嵌顿可能损伤子宫,需手术处理;绝经后子宫萎缩,节育环易嵌顿,应及时刮宫取环;异常子宫出血怀疑内膜病变时,刮宫取环可做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带环妊娠需刮宫取环以终止妊娠。总之,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评估并进行手术,保障女性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板蓝根颗粒是否存在副作用

板蓝根颗粒有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血液系统异常等,长期或过量服用还可能损害肝肾功能,特殊人群更易出现不良反应。过敏可致皮疹、休克等;消化道不适表现为恶心、呕吐等;长期大量服用影响血液系统;药物经肝肾代谢,加重其负担。特殊人群如体质虚寒者等耐受性低。使用时要严格遵医嘱,不适及时停药咨询。

名医问答 2025-03-12

使用达克宁栓后会有何种感觉

使用达克宁栓后情况不一。多数人可缓解阴道不适,如减轻瘙痒、改善白带异常,这说明药物抑制了真菌生长。不过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用药部位有轻微刺激感、烧灼感,少数人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红肿,还可能导致阴道干涩。使用时要留意自身感受,若不良反应严重,需及时咨询医生,保障用药安全和疗效。

名医问答 2025-03-12

孕前血液检查包含哪些项目

孕前血液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和TORCH检查。血常规可判断血液系统疾病;血型检测能预防新生儿溶血;凝血功能评估可避免孕期凝血异常;传染病筛查可防止母婴传播;TORCH检查能检测影响胎儿的病原体感染。这些检查能全面了解身体状况,降低孕期风险,保障孕育健康宝宝,建议备孕夫妻重视并配合。

名医问答 2025-03-12

男性不育症需做哪些检查

男士不孕不育需多项检查。精液分析评估精子质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了解内分泌功能;生殖系统超声检查查看生殖器官形态;染色体及基因检测排查遗传因素;传染病筛查排除传染性疾病影响。各项检查都有其意义,如精液分析检测精子指标,内分泌检测排查内分泌异常等。多样检查能准确找出病因,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支持。

名医问答 2025-03-12

药流在哪些情形下需清宫

药流后是否清宫取决于流产是否完全等。若妊娠囊未排出、B超显示仍在宫腔内,蜕膜残留影响子宫恢复,出血量大且超两周,发生感染且由宫腔残留组织引发,或用药8天未见妊娠物排出、胚胎继续或停止发育,通常需清宫。其中感染情况要先控感染。药流后要密切关注身体、定期复查,有异常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清宫保障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3-12

试管胚胎哪一级最好

试管胚胎分四级,没有绝对最好的级别。一级和二级质量好,一级细胞大小均匀、碎片率小于5%,二级细胞大小略不均、碎片率5%-20%,二者着床成功率较高;三级质量稍差,细胞大小明显不均、碎片率21%-50%,有一定发育潜能;四级质量最差,一般不移植。不过,胚胎级别只是评估一方面,最终移植需结合患者情况,医生会综合确定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3-12

注射用盐酸罂粟碱治疗阳痿是否有危害

阳痿患者使用注射用盐酸罂粟碱可治疗,但有危害。其原理是作为血管扩张剂,注入海绵体后松弛平滑肌、扩张动脉,增加血流改善勃起。不过,会有局部如疼痛、硬结及全身如头晕、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且不同人反应和耐受性有差异。因此,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掌握好剂量和注射方法,以降低危害、保障治疗效果与安全。

名医问答 2025-03-1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