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综合征能否自愈

我得了盆腔淤血综合征,不想治疗,想问问这病不干预的话能不能自己好?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盆腔淤血综合征不一定能自愈,其能否自愈与病情程度、生活习惯等有关。轻度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能自愈,而病情较重者通常需要治疗。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 病情程度:轻度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盆腔内淤血情况不严重,可能通过自身调节自愈。但病情较重、盆腔血管病变明显者,难以自愈。 2. 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对病情恢复很重要。避免久站久坐、长时间蹲位,坚持运动锻炼、规律作息,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利于自愈。 3.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时采用侧俯卧位、调节工作体位等,能减轻盆腔淤血,部分患者可缓解症状。 4. 药物治疗:症状较明显者,可遵医嘱用复方丹参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 5.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如圆韧带悬吊术、阔韧带裂伤修补术等。 盆腔淤血综合征能否自愈因人而异。轻度患者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有自愈可能,病情重的需积极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硫磺皂可不可以用来清洗阴部

不建议用硫磺皂清洗阴部。阴部皮肤黏膜敏感脆弱,而硫磺皂碱性强、刺激性大。它会破坏阴部正常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降低抵抗力,导致瘙痒、干燥等不适,还增加感染风险。日常用清水清洗阴部即可,若有疾病应遵医嘱选择合适清洁产品。总之,阴部需细心呵护,勿自行用硫磺皂清洗。

名医问答 2025-02-26

在阴道口摩擦会不会怀孕

在阴道口蹭蹭怀孕概率较低,但仍有可能,与精子进入和女性排卵期有关。若男性射精或分泌含少量精子的前列腺液,精子可能进入阴道致孕。女性处于排卵期时,精子与卵子结合可能性增加,怀孕概率相对提高;安全期则可能性降低。为避免意外怀孕,亲密行为应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有疑虑可验孕棒检测或就医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26

在阴道口摩擦会导致怀孕吗

在阴道口蹭有怀孕可能,但概率较低。关键在于精子与卵子结合,此行为中男性前列腺液里的少量精子可能进入阴道,若女性处于排卵期,就可能受孕。不过,受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精子进入数量、女性个体差异、阴道环境、精子活力等。相比正常性行为,这种方式受孕几率降低。若无怀孕计划,需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月经推迟应及时检测。

名医问答 2025-02-26

阴道口摩擦是否会导致怀孕

在阴道口摩擦有怀孕可能,但概率较低。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精子活性,活力强则怀孕可能性增加;女性排卵情况,排卵期受孕几率高;精液是否进入阴道,有精液进入时精子可能游入;还有女性生殖道环境等。总之,不能完全排除怀孕风险。暂无生育计划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出现疑似怀孕症状需及时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2-26

打黄体酮是否会致使卵巢衰老

打黄体酮一般不会导致卵巢衰老。黄体酮作为天然孕激素,可调节女性内分泌、维持妊娠,正常使用能补充孕激素不足,维持卵巢正常功能。若使用剂量过大、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内分泌致月经紊乱,但通常可逆。目前无明确证据表明其会直接导致卵巢衰老,卵巢衰老受多种因素影响。使用黄体酮应严格遵医嘱,以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26

打黄体酮是否会引发卵巢衰老

打黄体酮通常不会致卵巢衰老。它是天然孕激素,正常使用可调节内分泌、维持妊娠,改善并保护卵巢功能。长期大量使用虽可能干扰内分泌、致激素失衡,但不一定造成卵巢衰老。而且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差异,敏感人群可能有不同表现。总体而言,打黄体酮正常使用有益,使用时要遵医嘱并关注身体反应。

名医问答 2025-02-26

霉菌性阴炎不用药是否可自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即霉菌性阴炎,部分病情轻的患者可能自愈,这取决于自身情况。免疫力强、阴道内环境轻度失衡、感染菌少且症状轻的患者,通过保持外阴清洁、规律作息等或可自愈;而免疫力差、有基础疾病、感染菌多且症状严重者难以自愈,不治疗会加重病情。该病易复发,患者要注意卫生,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26

霉菌性阴炎不使用药物是否能自愈

霉菌性阴道炎不用药有自愈可能,取决于病情、免疫力和生活习惯等。病情轻,仅白带稍多、轻度瘙痒,且免疫力强、生活习惯好,阴道自净作用下可能自愈;若症状重,如白带豆腐渣样、瘙痒难忍,免疫力差又无良好习惯,则难以自愈。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加重病情、引发并发症。症状重或不缓解时,应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26

霉菌性阴炎不使用药物是否可自愈

霉菌性阴道炎不用药有自愈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自身免疫力强可抑制霉菌繁殖,利于自愈;轻度感染时阴道自净能力或助恢复;良好生活习惯能创造不利霉菌生长的环境,促进自愈。但免疫力差、感染重时自愈可能性小,还可能加重病情,引发宫颈炎等并发症。因此,不能盲目等自愈,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26

有脚气会不会患霉菌性阴道炎

有足癣不一定会得霉菌性阴道炎,但存在增加患病风险的可能。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如挠脚后不洗手接触外阴、袜子和内裤混洗,真菌易传播到阴道增加患病几率;若注重个人卫生、免疫力强且阴道自净能力好,即使有足癣也可能不患病。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出现阴道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6

常吃避孕药会不会发胖

经常吃避孕药不一定会发胖。短效和长效避孕药含激素,可能影响代谢致体重增加,但个体反应有别,多数人受短效避孕药影响小且停药可恢复;紧急避孕药偶尔吃一般不影响体重,常吃干扰内分泌或间接影响。此外,个体代谢、饮食、运动等因素及生活方式也会影响体重。总体而言,二者无必然联系,健康生活可降低发胖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26

长期服用避孕药是否会导致体重增加

经常吃避孕药不一定会发胖,受多种因素影响。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低,对代谢影响小,多数人服用无明显体重变化;长效和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可能影响代谢,增加发胖几率。不过,个体对药物反应有差异,部分人即便服用高激素避孕药也不发胖。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发胖可能。总之,吃避孕药是否发胖不能一概而论。

名医问答 2025-02-26

流产后可否吃避孕药

流产后能否吃避孕药因药而异。短效口服避孕药含雌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调节月经、预防感染,像屈螺酮炔雌醇片等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副作用大,会干扰内分泌、影响子宫恢复,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等风险,不宜使用。总之,流产后服避孕药要谨慎,还需注意休息、补充营养和定期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2-26

流产后可不可以吃避孕药

流产后能否吃避孕药因情况而异。一般流产后身体需恢复,短期内不建议马上吃。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在流产后 2 - 3 天,遵医嘱服用,有调经、降低感染风险和促进内膜修复的好处;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流产后服用副作用大,会影响恢复,不建议用。无论哪种,都要严格遵医嘱。总之,流产后用药要谨慎,听从专业医生建议。

名医问答 2025-02-26

吃避孕药可不可以调理月经

吃避孕药在特定情况下可调理月经,但使用前需谨慎评估。短效避孕药含雌孕激素,能模拟人体激素分泌,可调理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引发的月经紊乱;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会干扰内分泌,不能用于调理,还可能致不良反应。此外,月经不调原因多样,吃避孕药前要全面检查。同时,有严重疾病患者不宜用。总之,应遵医嘱合理使用。

名医问答 2025-02-26

吃避孕药是否都会出现撤退性出血

吃避孕药不一定会出现撤退性出血,其受多种因素影响。避孕药种类方面,紧急避孕药激素含量高,易引发,短效避孕药出现几率相对低;个人体质上,对激素变化敏感者易出现,耐受性好的人可能不出现;服用时间不同,对子宫内膜影响有差异,接近月经期服用不易区分。是否出现撤退性出血有个体差异,且不能作为避孕成功标准,有疑问建议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2-26

吃避孕药之前可不可以吃东西

吃避孕药前能否吃东西因药而异。短效避孕药成分吸收稳定,饮食影响不大,吃前可正常进食;紧急避孕药中,左炔诺孕酮类无严格饮食限制,米非司酮类建议空腹或进食2小时后吃;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饭后吃可减轻肠胃刺激。总之,服药时要仔细看说明书或遵医嘱,确保药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名医问答 2025-02-26

一年内能否吃三次避孕药

一年内能否吃三次避孕药取决于其类型。短效避孕药激素含量低、副作用小,规律服用还有益,一年内吃三次通常无明显伤害;紧急避孕药含大量孕激素,多次服用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一年最好不超三次;长效避孕药激素含量高、副作用明显,一年内吃三次可能加重副作用。总体而言,短效可遵医嘱服,另两种应少用,服用前先咨询医生。

名医问答 2025-02-26

验尿是否可以检测出宫外孕

验尿不能直接验出宫外孕,其检测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仅提示怀孕,无法判断妊娠位置。宫外孕时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验尿也会显示怀孕。确诊宫外孕需结合超声检查观察妊娠囊位置,以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宫外孕时该激素增长幅度低于宫内妊娠。总之,需多项检查综合判断,若验尿阳性且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6

验尿能不能查出宫外孕

验尿不能直接查出宫外孕,其主要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确定是否怀孕,无法明确妊娠位置。判断宫外孕需多方面结合:超声检查可在怀孕5 - 6周观察妊娠囊位置;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中,宫外孕患者增长速度通常较慢;宫外孕患者可能有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仅单一检查难确诊,需综合判断。怀孕后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6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