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是否必须切除

查出子宫息肉,不知道对身体影响大不,想问问这子宫息肉是不是必须得切除?
三甲
没有绝对一定要切除的子宫息肉。一般情况下,子宫息肉是否需要切除要根据息肉大小、症状表现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等来判断。 1. 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如果子宫息肉体积较小,患者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如异常阴道出血、腹痛等,这种情况下可以先不切除,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 2. 息肉较大或有症状:当子宫息肉较大,或者引起了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不孕等症状时,通常建议切除。因为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 3. 有恶变风险:对于绝经后出现的子宫息肉,或者息肉生长迅速、形态不规则等情况,恶变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也需要及时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子宫息肉切除后有一定复发的可能,患者术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若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子宫内膜厚度达16mm是否要刮宫

子宫内膜16mm是否需刮宫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月经前期女性,此厚度可能是正常生理现象,月经结束后内膜会变薄,通常无需刮宫;绝经后女性内膜达16mm为异常增厚,可能有病变,多需刮宫明确诊断;有异常子宫出血症状的女性,也可能需刮宫止血并明确病因。女性发现该情况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综合判断。

名医问答 2025-02-22

基础麻醉和全麻的区别是什么

基础麻醉和全麻在多方面存在区别。麻醉深度上,基础麻醉浅,起镇静、镇痛作用,全麻深,让患者意识和痛觉全失、肌肉松弛;适用人群上,基础麻醉多用于小儿等,全麻适用范围广;给药方式上,前者多肌肉注射等,后者多静脉注射等;麻醉范围上,前者需配合其他麻醉,后者可单独完成;意识状态上,前者患者意识未全失,后者完全丧失。医生会综合考量选合适麻醉,患者要多与医生沟通。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内膜厚度16mm是否要刮宫

子宫内膜16mm是否刮宫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生理情况下,月经来潮前内膜增厚至16mm属正常,月经结束后会变薄,无需刮宫;内分泌失调致内膜增厚,可先药物调理,效果不佳再考虑刮宫;疾病因素如内膜息肉、内膜癌等导致增厚,通常需刮宫并做病理检查。发现内膜16mm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刮宫术后要注意护理和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2-22

试管婴儿与人工授精有何区别

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在多方面存在区别。受孕方式上,前者是体外培养胚胎后移植,后者是注入精子自然结合;适用人群分别针对较严重和轻度病症;操作过程前者复杂、后者简单;费用上前者3 - 10万元,后者每次几千元;成功率前者40% - 60%,后者15% - 20%。患者需依据自身状况,在医生评估建议下选合适助孕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22

试管婴儿与人工授精有什么区别

试管婴儿和人工授精在多方面存在区别。受孕方式上,前者是体外培养胚胎后移植,后者是注入精子自然结合;适用人群有别,分别针对不同病症患者;操作上,前者复杂,后者相对简单;成功率前者40%-60%,后者15%-20%;费用上,前者3 - 5万元,后者几千元。患者应在医生评估建议下,结合自身情况选合适治疗方法。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切除一个月后可不可以久坐

子宫切除一个月后是否能久坐因人而异。恢复良好、无不适症状者,短时间(1 - 2小时以内)久坐影响不大,久坐后应起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欠佳、仍有腹痛乏力等症状者,久坐会影响盆腔血循环、不利伤口愈合且加重不适,不宜久坐。术后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适当轻度活动,若久坐不适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2

人流局麻与全麻的区别是什么

人流局麻和全麻在多方面存在区别。麻醉范围上,局麻作用于局部,全麻抑制中枢神经;意识状态方面,局麻患者清醒,全麻患者无意识;疼痛感受上,局麻有一定不适,全麻无疼痛;麻醉风险上,局麻低,全麻有呼吸抑制等风险;费用上,全麻通常更高。患者应结合自身状况和医生建议选麻醉方式,选正规医疗机构手术。

名医问答 2025-02-22

怀孕初期同房后该如何处理

怀孕初期同房后,要密切关注孕妇身体状况。留意有无腹痛、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表现,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此阶段应避免再次同房,因胎儿着床尚不稳定。孕妇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以利身体恢复和胎儿发育。同时注意私处卫生,防止感染。不必过度惊慌,做好监测、护理及注意事项,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22

人流手术局麻与全麻的区别是什么

人流局麻和全麻在多方面存在区别。麻醉范围上,局麻针对手术局部,全麻是全身麻醉;意识状态方面,局麻时患者清醒,全麻下患者睡眠;疼痛感受上,局麻有不适,全麻无痛;麻醉风险局麻低、全麻高;费用全麻更高。患者选麻醉方式要综合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疼痛耐受差、精神紧张可选全麻,手术简单、能配合可选局麻,且都要在正规机构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2-22

怎样消除妊娠线

妊娠线是孕期腹部纵行线,产后会变淡但不一定完全消失。消除妊娠线方法多样,日常护理可涂抹橄榄油等保湿,增强皮肤弹性;每天按摩10 - 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C、E及蛋白质食物;明显的妊娠线可考虑激光治疗,击碎色素、刺激胶原再生。消除妊娠线需耐心坚持,可结合多种方法,激光治疗要谨慎选机构。

名医问答 2025-02-22

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有何区别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在多方面存在区别。所属类别上,前者是大环内酯类,后者为青霉素类;抗菌谱方面,克拉霉素对部分革兰氏菌及非典型病原体有效,阿莫西林对多种革兰氏菌有良好作用;作用机制分别是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与细胞壁合成;不良反应前者常见胃肠反应和肝功能异常,后者多见腹泻、皮疹;禁忌人群分别是对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过敏者。患者用药需遵医嘱并告知相关病史。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出现包块是否严重

子宫有包块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良性包块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通常不严重,小的无症状肌瘤定期复查,症状轻的腺肌病可用药物控制;恶性包块如子宫肉瘤、子宫内膜癌则较严重,需综合治疗。特殊情况是良性包块体积大引发症状也需积极治疗。患者应保持好心态,及时检查明确性质,遵医嘱治疗并定期复查。

名医问答 2025-02-22

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有什么区别

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在多方面存在区别。类别上,前者属大环内酯类,后者属β -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抗菌谱方面,克拉霉素对非典型病原体有活性,阿莫西林对其作用弱。适用情况略有差异,都用于多种感染及幽门螺杆菌治疗。不良反应上,二者各有表现。用药禁忌为对应类别过敏者禁用。患者使用时需遵医嘱,告知过敏史,不适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后位是否较难怀孕

子宫后位不一定导致不易怀孕,受孕受多种因素影响。轻度子宫后位多为生理性,子宫活动好,不影响受孕,与子宫前位女性受孕概率无明显差异;重度子宫后位若因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疾病致子宫粘连固定,可能影响受孕。备孕未成功不必焦虑,可就医检查,平时适当运动改善子宫位置,备孕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心态,遵医嘱补叶酸。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后位是不是较难怀孕

子宫后位不一定导致不易怀孕,受孕情况取决于具体状况。生理性子宫后位常见,子宫活动度好,一般不影响受孕,受孕几率与子宫前位女性相近。病理性子宫后位由盆腔炎等疾病引起,会使子宫活动受限、宫颈上翘,降低受孕几率。备孕未成功的子宫后位女性,应排查病理性因素,生理性的可通过特定同房姿势和抬高臀部增加受孕机会。

名医问答 2025-02-22

克罗米芬与来曲唑有何区别

克罗米芬和来曲唑在多方面存在区别。适用人群上,前者用于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无排卵或少排卵女性,后者多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作用机制方面,二者分别通过不同方式促进排卵。副作用上,克罗米芬较多,来曲唑相对少。价格上,克罗米芬便宜,来曲唑稍高。使用时间略有差异。患者需依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药并严格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恶性肿瘤是否可以治愈

子宫恶性肿瘤一般有治愈可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分期方面,早期癌细胞未转移,经手术及辅助治疗,不少患者可临床治愈,如子宫内膜癌Ⅰ期5年生存率约90%。病理类型上,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较好,子宫肉瘤等较差。患者身体状况好、耐受性强,治愈几率相对高。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降低复发风险。

名医问答 2025-02-22

产妇发烧怎么退烧

产妇发烧退烧需依具体情况处理。体温不超38.5℃,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湿毛巾敷大动脉处、温水擦身;超过则及时就医,遵医嘱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期间要多补充水分促进代谢,保证充足休息助身体恢复。此外,明确发烧病因如乳腺炎、产褥感染等很关键,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彻底退烧。若发烧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恶性肿瘤可不可以治愈

子宫恶性肿瘤有治愈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分期方面,早期局限于子宫且未转移者,经手术及放化疗等,部分可临床治愈,如早期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上,子宫肉瘤预后差,子宫内膜样腺癌相对较好。患者身体状况好、耐受性强者,治愈几率相对高。治疗后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心态良好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名医问答 2025-02-22

子宫恶性肿瘤是否可治愈

子宫恶性肿瘤有治愈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肿瘤分期方面,早期局限于子宫、未转移者,手术切除后部分可临床治愈,如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病理类型上,子宫肉瘤预后差、治愈难,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相对好。治疗方式上,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效果好。治疗后要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有异常及时就医,乐观心态配合治疗也很关键。

名医问答 2025-02-2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