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g与孕酮是什么

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它们在怀孕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hcg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是一种孕激素,它们在人体的生殖生理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这涉及到它们的来源、功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变化以及检测的意义等方面。 1. 来源:hcg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在受精卵着床后开始产生。孕酮主要由卵巢的黄体分泌,在孕期胎盘也会分泌孕酮。 2. 功能:hcg能维持月经黄体的寿命,使月经黄体增大成为妊娠黄体,增加甾体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妊娠。孕酮可使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在孕期能抑制子宫收缩,给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稳定环境。 3. 生理状态下的变化:在怀孕早期,hcg会快速增长,一般每48 - 72小时翻倍。孕酮在孕期也会逐渐升高,但升高幅度相对较缓。 4. 检测意义:检测hcg和孕酮水平可以辅助判断是否怀孕,在孕期也能反映胚胎发育情况,如hcg增长缓慢或孕酮水平过低,可能提示胚胎发育异常或有流产风险。 hcg和孕酮都是与生殖相关的重要物质。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来源、功能,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会发生相应变化,检测它们的水平对判断怀孕和孕期胚胎发育状况有重要价值。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吃什么能避孕

食物无确切避孕作用,避孕要靠专门方法。常见避孕法有药物与器具。避孕药物含短效避孕药如复方炔诺酮片,靠调节激素抑制排卵,要遵医嘱规律服用;紧急避孕药如左炔诺孕酮片是无保护性行为后补救措施,不能常规用。宫内节育器是物理避孕法,干扰受精卵着床,需专业医生放置。总之,避孕不能靠食物,应选科学方法并遵要求。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多少个月能够打掉孩子

终止妊娠即通常说的“打掉孩子”,怀孕14周内可人工流产。早孕期胚胎小、子宫未过度增大,此时人流较安全,14周后胎儿大骨骼形成,人流风险大增需引产。但各阶段终止妊娠都有出血、感染、子宫穿孔风险,有异常要立即就医。女性无生育计划应避孕,意外怀孕终止妊娠方式要综合多因素,且要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多少个月能打掉孩子

怀孕14周内可人工流产终止妊娠,如负压吸引术、钳刮术,需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操作。14周及以上需引产,此时胎儿大、胎盘形成,终止妊娠风险和难度增加。终止妊娠对女性身心影响大,术后要注意休息、营养补充、避免感染等并发症,也要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女性决定终止妊娠应尽快就医确定方式。

名医问答 2025-02-15

药物流产后吃什么可排得更干净

药物流产后可通过食物与中药促进恶露排出,关键是食用助子宫收缩、活血化瘀之物。益母草可活血调经等促进恶露排出但用法用量因人而异;生化汤能养血祛瘀等也要遵医嘱;山楂有活血化瘀作用;高蛋白食物补充营养间接利于恶露排出;新鲜蔬果含维生素矿物质对恶露排出有积极意义。药物流产后饮食上注意这些有助于恶露排净,还要注意休息与生活习惯,异常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5

月经第一天几乎不流血是何原因该如何处理

月经第一天几乎不流血的原因有子宫内膜刚开始脱落少、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等,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治疗包括休息、调整情绪、热敷、运动、补充营养等。若持续或伴有不适需就医。子宫内膜脱落少无需特殊治疗,劳累要休息运动,情绪问题要调节,内分泌失调要调整生活方式或用药,炎症要用抗生素。

名医问答 2025-02-15

雌二醇和孕酮存在哪些关系

雌二醇和孕酮是女性体内重要激素关系密切。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补充,雌二醇促进生殖器官发育,孕酮让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分泌调节上相互影响,受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调节且彼此有反馈调节。月经周期中共同调节内膜变化,孕期二者水平升高协同维持妊娠,在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行、生育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

名医问答 2025-02-15

月经第一天几乎不流血是何原因如何解决

月经第一天几乎不流血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刚开始脱落、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等,也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子宫内膜刚脱落属正常现象,注意保暖和饮食。过度劳累需休息和舒缓运动,情绪波动可通过多种方式舒缓,内分泌失调要调整作息饮食或用药,子宫内膜炎要注意休息卫生并用药。出现这种情况应就医,日常要保持良好习惯。

名医问答 2025-02-15

雌二醇和孕酮存在什么关系

雌二醇与孕酮是女性体内重要激素关系密切。在生理功能上,雌二醇促生殖器官发育和第二性征出现,孕酮助维持妊娠。在分泌调节方面,都受下丘脑 - 垂体轴调节。二者还存在协同作用,在怀孕时共同维持妊娠,在月经周期中先后作用于子宫内膜。总之,二者在女性生殖系统发育、月经周期调节和妊娠维持中不可或缺。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酮升高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孕酮升高原因多,包括怀孕、内分泌失调、疾病因素等。怀孕时胎盘分泌孕酮维持妊娠,早期孕酮会升高利于胚胎发育。内分泌失调如黄体生成素分泌多可致孕酮升高,与生活作息和压力有关。疾病方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卵巢囊肿等会影响孕酮水平。处理方式因原因而异,怀孕定期产检,内分泌失调调整生活方式,疾病则就医遵医嘱用药。总之要明确原因采取合适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15

双侧附件指的是什么

双侧附件含输卵管和卵巢对女性至关重要。输卵管为细长弯曲肌性管道,内连子宫角、外端游离近卵巢,是精卵结合与受精卵移送子宫的通道。卵巢是性腺,左右各一位于卵巢窝内,有产生卵子与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功能,关乎生殖系统发育、月经周期和第二性征维持。双侧附件在生殖健康不可或缺,了解其构成和功能有助于认识女性生理机制和维护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例假第一天可不可以洗澡

例假即月经,月经第一天能否洗澡因人而异。月经量少且身体好可淋浴,能清洁身体、舒缓不适如焦虑,不过水温要适宜。月经量多或身体虚弱者洗澡可能增加疲劳、引发头晕,若洗澡需保证环境温暖安全且缩短时间。总之,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特殊,洗澡时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名医问答 2025-02-15

例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应对

月经是女性生理循环周期,由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其形成受卵巢激素影响,激素促使内膜生长,水平下降时内膜脱落形成月经。正常月经周期21 - 35天、经期2 - 8天、经量20 - 60ml,个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差异。月经异常可能是疾病所致,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异常时就医检查治疗,这有助于女性维护自身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2-15

宫颈检查如何做会不会疼

宫颈检查包含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妇科检查中用阴道窥器撑开阴道看宫颈外观,可能有轻微不适,紧张会加重。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都是在宫颈采集样本,操作轻柔,基本无疼痛仅有轻微不适。患者自身状况如患宫颈炎会让检查更不舒服。宫颈检查是常见项目,多种检查大多无疼痛仅有轻微不适,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必过于担心疼痛。

名医问答 2025-02-15

怀孕胸疼与来例假胸疼存在哪些区别

怀孕胸疼与来例假胸疼在多方面有区别。疼痛程度上,怀孕胸疼更强烈,来例假胸疼较轻。伴随症状方面,怀孕胸疼有乳晕加深等,来例假胸疼有经前综合征表现。疼痛时间上,怀孕胸疼贯穿孕期,来例假胸疼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乳房变化上,怀孕乳房增大柔软,来例假时变化不明显。女性可据此判断身体状况,异常应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5

囊肿能不能自己消失

囊肿能否自己消失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性囊肿如女性卵巢的,会随月经周期自然形成和消失。较小的良性囊肿在身体自身修复调节下可能消失,如皮肤小囊肿。但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不会自行消失还可能增大、引发问题。囊肿情况复杂,发现后即便可能自行消失也需定期检查监测。

名医问答 2025-02-15

药流后第一次例假是什么样的

药流后首次例假有多种情况。月经量方面,内膜修复不同会使量增多或减少;月经周期可能因药流影响内分泌致激素波动而提前或推迟;痛经情况取决于是否有残留组织或感染、身体恢复状况;也可能与以往例假无差异。多种因素影响首次例假表现,若有异常如量多、持续长、腹痛剧烈需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15

坠胎手术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应对

人工流产术是终止早期妊娠的手段,包括手术(负压吸引术、钳刮术)和药物流产。负压吸引术适用于妊娠10周内,通过负压吸出妊娠物,有出血、子宫穿孔风险。钳刮术用于10 - 14周,风险更高、子宫损伤更大。药物流产适用于49日以内,需遵医嘱。但无论哪种流产方式都有风险,会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应谨慎对待避免不必要流产。

名医问答 2025-02-15

女性白带呈豆腐渣状是何原因如何解决

女性白带呈豆腐渣状的原因包括个人卫生习惯不良、阴道菌群失调、外阴局部温湿度增加、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等,也可能由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等引起。治疗有保持外阴清洁、调节菌群、避免紧身裤等多种方法。糖尿病患者要控糖。还有其他注意事项,若白带异常应就医,勿自行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15

孕妇停胎会出现哪些反应

孕妇停胎有多种反应。阴道出血常见,血液颜色与量有不同,是蜕膜组织剥落所致;腹痛为下腹疼痛类似痛经,因子宫要排出胚胎组织;早孕反应消失,与激素水平下降有关;乳房胀痛感减轻;孕中晚期可能胎动消失。但这些症状不绝对,部分孕妇无明显症状,所以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定期产检也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2-15

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是何种情况

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血管结构上由颈内动脉直接发出(正常由基底动脉分支形成)。血流供应模式被改变,影响供血区血液灌注。有潜在风险,与脑血管疾病相关但不一定发病。症状方面不一定有,可能有头晕、头痛或视觉功能异常等。诊断依靠脑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总体而言有风险但发病与否因人而异,要关注个体健康状况。

名医问答 2025-02-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