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壁间子宫肌瘤属于什么病

肌壁间子宫肌瘤是长在子宫肌壁间的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种轶文
种轶文 副主任医师 妇产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肌壁间子宫肌瘤是子宫肌瘤的一种类型,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肌瘤生长在子宫肌壁间,周围均被肌层包围。 肌壁间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女性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有关。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从而促使肌瘤的形成和生长。这种肌瘤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肌瘤的增大,可能会出现月经异常,比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肌瘤增大还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器官,若压迫到膀胱,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压迫到直肠,则可能导致便秘等肠道症状。另外,较大的肌壁间子宫肌瘤可能影响受孕,导致不孕或者流产等情况。 肌壁间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主要生长在子宫肌壁间,与性激素水平相关,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影响女性健康、生育等方面,所以女性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做

人工流产通过器械终止妊娠,药物流产用药物终止早期妊娠,要根据怀孕周数、孕妇身体状况选择。怀孕7周内药物流产可选,常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医生严格指导。7 - 14周人工流产相对合适,有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手术有风险需专业操作。流产对女性伤害大,会有多种并发症,流产后要注意休息、营养等。

名医问答 2025-02-07

胎动少弱产下脑瘫儿是何原因如何应对

胎动少弱可能因胎儿宫内缺氧或自身先天性疾病影响脑部发育而产下脑瘫儿,但胎儿睡眠时也会短暂胎动少弱,并非都因严重问题。产前检查如超声、胎心监护可发现异常,胎动少弱持续不改善需进一步评估。产后疑似脑瘫儿要及时诊断,确诊后早期干预很重要,包括康复训练、按医嘱用药等。总之,要重视相关情况并积极应对。

名医问答 2025-02-07

月经前七后八是指什么

月经前七后八被视为安全期,前七指月经来潮前七天,后八指月经结束后八天。其依据是月经规律女性此时多已过或未到排卵期,受孕可能性低。但这只是粗略估计并不准确,因为女性排卵受情绪、环境、疾病、药物等多种因素影响,排卵可能提前或推迟,安全期会不安全,避孕或判断受孕风险不能仅靠此,应采取可靠避孕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2-07

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处理

人工流产通过器械吸出或刮出胚胎组织终止妊娠,药物流产用药物使胚胎停止发育并排出。怀孕7周内且身体适合药物作用可药物流产,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但需遵医嘱。10周内不宜药物流产可人工流产,10周内用负压吸引术,10 - 14周用钳刮术,需专业医生操作。流产对女性身体有伤害,应做好避孕。

名医问答 2025-02-07

怀孕后乳头会产生哪些变化

怀孕后乳头会有多种生理变化。一是乳头变大,受体内激素影响为哺乳做准备。二是颜色变深,雌激素和孕激素升高所致。三是更加敏感,与激素变化和哺乳准备有关。四是有分泌物,是孕期激素影响乳腺管发育的结果。这些变化正常,若乳头疼痛难忍、分泌物异常或乳房有其他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是怎么一回事该如何应对

人工流产通过器械吸出或刮出胚胎组织,药物流产用药物终止早期妊娠。两者的选择取决于多种因素,怀孕周数方面,10周内可人工流产,7周内可药物流产;身体状况上,身体好能耐受手术可考虑人工流产,有疾病情况需斟酌。两种流产方式均有风险,流产后都要休息、补充营养、避免感染,还需关注各自特殊情况。

名医问答 2025-02-07

人流和药流是怎么回事要如何应对

人流和药流是终止妊娠的两种方式,需依据怀孕时间、孕妇身体状况选择。怀孕超7周可能适合人流,这是侵入性操作,有子宫穿孔等风险,要正规医院专业医生操作;怀孕7周内身体允许可考虑药流,有流产不全等可能,需医生密切观察。孕妇有特殊疾病时都要谨慎评估。流产伤害女性身体,流产后要注意休息等。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子宫内膜正常厚度为多少如何调节

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改变,月经刚结束为4 - 6毫米,排卵期8 - 10毫米,快来月经前10 - 12毫米。其厚度调节复杂,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起关键调控作用,激素相互作用,雌激素促增生,孕激素进一步增厚松软。子宫内膜厚度正常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异常时可能影响生育或预示疾病,需就医检查诊断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后壁胎盘的肚型是怎样的

后壁胎盘一般不会典型地影响肚型。首先,胎盘位置方面,后壁胎盘是正常位置,不像前置胎盘,肚型更多受胎儿发育情况影响,胎儿大小不同肚型有别。其次,孕妇体型影响肚型,瘦且腹部肌肉紧致或胖且腹部脂肪多的孕妇肚型不同。再者,胎位也影响肚型,头位和臀位肚型各有特点。总之,后壁胎盘肚型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不能仅据此判断。

名医问答 2025-02-07

子宫内膜正常厚度为多少如何判断

子宫内膜厚度随月经周期改变,月经刚结束约4 - 6毫米,排卵期8 - 10毫米,月经来潮前10 - 12毫米。其变化源于不同阶段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差异,增殖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内膜生长。超声检查可判断内膜厚度,经阴道超声更清晰准确且无创、操作简单。不同生理周期内膜厚度有正常范围,掌握这些有助于发现异常,内膜厚度异常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名医问答 2025-02-07

做人流在身体上会有哪些伤害

人流对身体可能有多种伤害,因人而异。一是子宫穿孔,手术器械操作不当、子宫位置异常或医生经验不足时易发生。二是感染,术后身体虚弱、宫颈口开放、术前有炎症易引发。三是出血,损伤血管、子宫收缩不良或凝血异常会使出血量增多。四是月经不调,手术干扰内分泌所致。五是不孕,多次人流或术后严重并发症可影响受孕。此外还可能带来心理创伤。

名医问答 2025-02-07

排卵性出血是何种情况如何应对

排卵性出血因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引起,出血量少、持续时间短。正常女性子宫内膜受雌孕激素作用周期性变化,排卵期前雌激素使内膜增厚,卵泡排出后雌激素下降致内膜破溃、脱落出血,多为自限性,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这是常见生理现象,少量短期出血不影响健康,异常出血可能有其他健康问题需就医检查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2-07

排卵性出血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

排卵性出血由排卵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大引发,雌激素短暂下降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少量阴道出血。少量短期出血无需特殊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即可。出血量大或持续时间长则需治疗,氨甲环酸止血、乌鸡白凤丸调节内分泌都要遵医嘱。这是常见生理现象,多数不影响健康,但大量长时间出血需重视并恰当处理。

名医问答 2025-02-07

吸毒怀孕后胎儿会受到哪些影响

吸毒指使用多种管制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行为。吸毒怀孕对胎儿影响极大,有诸多严重后果。一是可能致胎儿发育畸形,毒品干扰胎儿发育中的基因表达与细胞信号传导。二是增加早产和流产风险,毒品使孕妇身体机能紊乱、子宫环境不稳定。三是胎儿生长受限,影响孕妇营养摄入代谢。四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孕妇应远离毒品,有吸毒行为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名医问答 2025-02-07

怀孕后吸毒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吸毒指使用多种成瘾性麻醉与精神药品。吸毒对怀孕后胎儿影响极大,包括发育畸形,毒品经胎盘入胎儿体影响细胞分裂与器官发育,可致多种畸形;早产,毒品使子宫收缩异常致胎儿提前娩出;流产,损害生殖系统、影响内膜状态与激素平衡等增加流产风险;死胎,毒品代谢产物影响胎儿生命维持系统。孕妇应远离毒品,有吸毒史要寻求医疗帮助。

名医问答 2025-02-07

半年做两次人流有哪些影响

半年做两次人流对女性身体可能有多种不良影响。一是子宫损伤,使子宫内膜变薄、增加不孕风险、可能引起子宫穿孔等;二是感染风险增大,易患盆腔炎等,严重可致输卵管粘连堵塞影响受孕;三是加重月经紊乱。人流伤害大,女性应避免不必要人流,无生育计划要做好避孕措施,如用避孕套或遵医嘱口服短效避孕药。

名医问答 2025-02-07

半年内做两次人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半年做两次人流对女性身体危害大且在不同方面影响有差异。在生殖系统方面,刮宫会使子宫内膜薄,有子宫穿孔、宫腔粘连风险,影响生育,还增加感染几率。在内分泌系统方面,会加重失调,导致月经紊乱等。此外,还会对女性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增加日后自然流产的可能性。

名医问答 2025-02-07

人流后同房会产生哪些影响

人流后过早同房有诸多危害。一方面有感染风险,子宫颈口开放、内膜有创面时同房易引发炎症,有腹痛等症状;另一方面影响子宫恢复,同房刺激子宫收缩不利于创面愈合,会使出血异常;还可能有不孕风险,感染若蔓延至输卵管致粘连堵塞会影响受孕。不过也与个人身体状况有关。人流后需避免同房,注意休息和卫生,不适就医。

名医问答 2025-02-07

甲硝唑酮栓使用后会有哪些症状

使用甲硝唑酮栓后常见局部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烧灼感或刺痛感、瘙痒症状短暂加重。阴道分泌物增多是药物促使病菌等排出的正常反应,注意外阴清洁即可。烧灼感或刺痛感轻微可观察,严重需就医。瘙痒加重是药物作用于病原体引发免疫反应,症状会随病情改善而减轻,用药有异常应停止并就医,遵医嘱用药。

名医问答 2025-02-07

促黄体生成激素是什么情况该如何应对

促黄体生成激素由腺垂体细胞分泌,在男女性腺功能中有重要意义。女性中与卵泡刺激素促进卵泡发育等,男性中促进睾酮合成。其分泌受下丘脑 - 垂体 - 性腺轴调节,女性月经周期中有周期性变化。激素水平异常预示疾病,过高或过低在男女中都影响生殖功能。处理异常要先明确病因,不同病因用药不同且需遵医嘱,健康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维持正常水平。

名医问答 2025-02-07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