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卵巢畸胎瘤三公分需要手术吗

检查出右卵巢有三公分的畸胎瘤,想知道这种大小是不是必须得做手术,还是可以先观察呢?
张露
张露 副主任医师 妇科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右卵巢畸胎瘤三公分是否手术需综合考量。年轻且无症状、肿瘤标志物正常且可能为良性的患者,可暂不手术,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肿瘤情况。若患者有腹痛、腹胀或扭转等急腹症表现,不论瘤体大小都要手术,若怀疑为恶性,即便瘤体仅三公分也应尽快手术。卵巢畸胎瘤常见,不能只看大小决定手术与否,观察期间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顺产三胎阴道是否会越来越松弛

顺产三胎易增阴道松弛风险,受多因素影响。胎儿大(超 4 千克)、产程长(初产超 24 小时、经产超 18 小时)会使阴道受压迫过度伸展致松弛。产后积极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不一定出现严重阴道松弛。通过孕期控制胎儿体重、产后及时康复训练等措施,可减轻顺产对阴道紧致度的影响,维持阴道正常功能。

名医问答 2025-01-04

三胎顺产是否会使阴道越来越松弛

多次顺产有致阴道松弛风险但非绝对,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方面,二十多岁年轻女性恢复能力强,产后适当康复训练可使阴道较快紧致;孕期控制胎儿体重、产后进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如凯格尔运动,三胎顺产不一定出现严重阴道松弛;个体差异也存在,有些天生盆底肌强健的女性三胎顺产也不会使阴道过度松弛。分娩时胎儿通过产道会造成组织拉伸损伤,孕期产后采取积极措施可减轻阴道松弛情况。

名医问答 2025-01-04

剖腹产生育后阴道是否会松弛

剖腹产生育后阴道松弛可能性相对顺产小,与孕期激素变化、胎儿大小等因素有关。胎儿小且孕期短,阴道松弛程度轻或不易察觉;胎儿大或多胎妊娠,仍可能致阴道一定程度松弛;个体差异大,盆底肌肉薄弱者剖腹产后可能明显松弛。产后阴道松弛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严重时需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补中益气丸或八珍益母丸等药物辅助治疗,需遵医嘱。

名医问答 2025-01-04

剖宫产分娩后阴道是否会松弛

一般剖宫产阴道松弛程度相对顺产小,也可能有一定松弛。手术顺利且孕期无特殊时,胎儿未经阴道娩出,对盆底压迫小,松弛轻,产后经恢复可回孕前状态;若术前试产,胎头下降对盆底有压迫,虽剖宫产仍可能明显松弛,产后恢复慢,需康复训练促进恢复。术后产妇应重视盆底功能检查和恢复,可通过盆底肌锻炼维持盆底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1-04

剖腹产是否会导致阴道松弛

剖腹产一般不会致阴道松弛,但若术前有阴道试产则另说。单纯剖腹产因不经阴道分娩,阴道不受胎儿娩出扩张影响,不会松弛。而术前有阴道试产,胎儿对盆底肌肉和阴道有压迫扩张,可能致不同程度阴道松弛。产后无论何种分娩方式都应重视盆底功能恢复,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减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

名医问答 2025-01-04

剖腹产会不会引起阴道松弛

剖腹产一般不会致阴道松弛,除非术前有试产过程。单纯剖腹产因经腹部切开子宫取胎,未经阴道分娩,阴道未受胎儿娩出扩张,通常不会导致松弛。而有试产过程的剖腹产,若孕妇经历较长时间试产,胎儿先露部对盆底组织和阴道有一定压迫,可能引起一定程度阴道松弛。阴道松弛主要与分娩时盆底肌肉和筋膜等支持结构受损有关,顺产时胎儿通过产道牵拉扩张更易致其松弛。

名医问答 2025-01-04

剖腹产会不会使阴道松弛

剖腹产一般不会使阴道松弛。正常剖腹产若手术顺利无特殊情况,阴道紧致度和结构功能正常;特殊剖腹产如产妇曾长时间试产致胎儿头部压迫盆底组织后剖腹产,虽有影响但比顺产小。剖腹产主要为避免阴道分娩风险,产后均需关注盆底功能恢复,可进行盆底肌锻炼。

名医问答 2025-01-04

彩超能否检测宫颈糜烂

通常所说宫颈糜烂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一般彩超难检测。因彩超主要查盆腔内器官,对宫颈表浅病变难准确检测。若合并宫颈囊肿、宫颈肥大等有特征性表现时可能发现间接征象。单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无宫颈形态结构改变,彩超无法检测;合并宫颈息肉时,息肉大可能在超声下显示异常回声,合并宫颈囊肿时囊肿可呈宫颈内无回声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多为正常生理现象,大部分不需特殊处理,出现白带增多等症状可能合并其他宫颈疾病,需进一步检查。

名医问答 2025-01-04

月经期间可以验尿吗

月经期间验尿一般不建议,因月经血易致尿液指标假阳性影响检测准确性。常规健康检查应避开,以防误判泌尿系统异常。紧急情况需告知医护处于经期,他们会综合判断或采取特殊采集方法减少污染。月经期间验尿女性要注意清洁外阴防月经血混入,检测结果异常月经结束后最好复查以确保准确性。

名医问答 2025-01-04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来月经时能否上药

霉菌性阴道炎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月经期间一般不建议上药,以防影响药效和增加感染风险。症状轻时月经期间应停药,月经后按医嘱治疗;症状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可口服抗真菌药缓解,但需谨慎遵医嘱。该病易复发,治疗需按疗程,症状消失后仍需复查确保治愈,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滥用抗生素。

名医问答 2025-01-04

月经正常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激素六项通常指性激素六项,一般月经正常且无特殊不适可不查。但备孕困难、有家族激素相关疾病史或出现不明原因肥胖多毛时需检查。备孕久未受孕者,激素水平微妙变化可能影响受孕,检查可发现潜在问题;家族有相关疾病,即使月经正常也应查以防类似疾病风险;不明原因肥胖多毛可能与激素失衡有关,检查可排查激素异常。身体复杂,激素在生理过程中重要,细微变化虽可能不影响月经但可能影响其他健康。

名医问答 2025-01-04

药物流产是否较好

药物流产有优势但具风险,非适所有情况。怀孕 49 天内、超声确诊宫内妊娠的健康女性较好,避免手术风险但可能流产不完全需清宫;存在手术禁忌如生殖道畸形等可考虑,过程中可能有阴道流血腹痛等不适;多次流产史者药物流产相对安全但成功率可能受影响。常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需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服用,任何流产方式都伤身,流产后需注意休息等。

名医问答 2025-01-04

子宫内膜癌做病理刮宫会疼吗

一般情况下,子宫内膜癌病理刮宫疼痛因人而异。疼痛敏感者耐受度低,刮宫时器械刺激致中到重度疼痛,可为持续性钝痛或间歇性刺痛;子宫状况好者,若子宫无其他病变,刮宫操作顺利,疼痛相对轻,表现为轻度坠胀不适或短暂疼痛;有生育史者子宫相对松弛,刮宫时疼痛可能稍轻。刮宫前医生会评估并采取措施减轻不适,如选择合适麻醉方式确保操作顺利。

名医问答 2025-01-04

哺乳期可以在外阴擦药吗

哺乳期可在外阴擦药,需综合判断。非激素类且局部吸收少的药物,如红霉素软膏,在医生评估病情必要时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氢化可的松软膏,使用需谨慎,虽不一定对乳汁影响大,但有潜在风险,需医生严格指导权衡利弊。哺乳期女性外阴有问题应先就医,医生会综合评估病情和药物安全性给出最适合治疗方案。

名医问答 2025-01-04

例假不停时服用止血药是否有效

月经淋漓不尽即医学上的月经不停。服用止血药效果取决于病因,激素水平紊乱如黄体功能不全,服氨甲环酸可改善出血但需遵医嘱;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如增生,服云南白药可减少出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止血药难根本解决,需针对肌瘤手术切除。月经淋漓不尽需重视,应及时就医做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恰当治疗措施。

名医问答 2025-01-04

未检查HPV是否会发展为子宫癌前病变

一般情况下,未检查 HPV 不一定会发展为子宫癌前病变。自身免疫力强可自行清除病毒,未感染高危型 HPV 概率低,健康生活方式也能降低风险。虽未检查不一定发病,但 HPV 感染是重要危险因素,定期进行 HPV 检查和宫颈癌筛查对早期发现病变、及时干预治疗很重要。

名医问答 2025-01-04

子宫卵巢位置有畸胎瘤严重吗

子宫卵巢位置的畸胎瘤严重程度取决于瘤体大小、性质及是否恶变。瘤体小(直径<5 厘米)且良性时不太严重,多无明显症状,影响小,可定期复查;瘤体大(直径>5 厘米)良性则可能压迫周围组织致腹痛等症状,较严重需手术切除;恶性畸胎瘤情况严重,需手术切除并配合化疗等治疗。患者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妇科检查以早期发现处理问题。

名医问答 2025-01-04

若卵泡萎缩月经是否会正常

卵泡萎缩指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未正常排卵而萎缩,可能影响月经致其不正常,存在个体差异。萎缩轻时卵巢内分泌功能受影响小,激素水平波动小,月经相对正常,仅周期和月经量稍有变化;严重时卵巢激素紊乱,子宫内膜生长脱落异常,致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正常月经周期与卵泡发育排卵密切相关,发现卵泡萎缩且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用克罗米芬、来曲唑等促卵泡发育。

名医问答 2025-01-04

卵泡萎缩月经是否会正常

卵泡萎缩指卵泡发育后未正常排出而萎缩变小,一般会影响月经,存在个体差异。严重时卵巢功能受影响致激素失衡,月经周期紊乱、量减或闭经;较轻时卵巢功能未受严重干扰,月经暂正常但长期有异常风险。其常与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会间接影响月经,若发现卵泡萎缩且月经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名医问答 2025-01-04

月经期间是否可以服药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的子宫内膜脱落及出血。月经期间服药需看药物类型,有些无影响,有些会影响月经。抗凝药如阿司匹林,有抗凝作用,月经期间服用可能增加月经量、延长经期,非特殊情况不建议服用,需遵医嘱决定是否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益母草,有活血化瘀功效,月经期间服用可能使月经量增多,若月经量少且有瘀血阻滞,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服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特殊,激素水平变化,用药需谨慎,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名医问答 2025-01-04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