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胰腺炎的核心症状包括食欲下降、呕吐、腹痛、腹泻、虚弱嗜睡及脱水,严重时可能伴有休克、出血倾向甚至器官衰竭;治疗方案则需结合禁食禁水、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与液体疗法,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策略,以提高治愈率。
犬胰腺炎起病隐匿,典型症状包括持续性呕吐、厌食和腹部疼痛,疼痛表现可能为弓背、蜷缩或抗拒触碰腹部。因胰腺功能受损,消化酶分泌不足导致脂肪泻或粪便颜色变浅,同时伴随虚弱、虚弱嗜睡。脱水是常见体征,表现为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急性重症胰腺炎可诱发心血管休克,伴随心跳加快、四肢冰凉,甚至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引发出血。
确诊需综合血液检查、血清胰脂肪酶水平测定及影像学检查。轻度病例可能血检无显著异常,而超声检查对重症敏感性较高。犬胰脂肪酶(cPL)检测是核心诊断工具,定量检测(Spec cPL)结果≥400μg/L可确诊。治疗核心在于减轻胰腺负担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急性期须禁食禁水1-3天以降低胰腺刺激,配合抗胆碱药抑制分泌并缓解腹痛。营养支持优先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长期采用胰酶替代疗法改善消化功能。液体疗法通过复方电解质溶液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失衡,并辅以镇吐药(如马罗匹坦)控制呕吐。急性重症病例需监测血糖、血压及器官功能,适时使用抗生素预防二次感染,手术仅用于处理坏死组织或并发症。
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轻症经规范干预多可痊愈,但肥胖犬或伴有并发症者复发率较高。预防需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饮食并定期体检,尤其关注迷你雪纳瑞、贵宾犬等高风险品种。早期识别呕吐、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有助于提高治愈率,若观察到狗狗弓背畏触或食欲骤降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