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买药时声称可刷医保卡买保健品、虚假开药、串换药品等行为均为 常见“套路”且涉嫌违法违规 ,损害医保基金安全和个人利益,需提高警惕。
药店声称购买保健品可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或以“走亲戚有面子”“刷医保卡购买”等话术诱导消费,实际是将非医保药品串换为医保药品,属于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虚假开药、超量开药、为其他药店代刷医保结算、无处方销售处方药等操作也广泛存在。
虚假开药指药店虚构处方或销售记录空刷医保卡;串换药品包括用医保基金支付保健品、化妆品等;超量开药则利用买赠诱导购买过量药品;代刷医保涉及向非定点药店出借结算系统;管理漏洞如无处方售药、药品购销存记录不符等也屡见不鲜。这些行为均违反《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轻则罚款,重则吊销资格。
参保人刷医保卡购买药品后低价转卖套现的行为同样违法。药贩子通过“医保取现”广告收集医保卡,以60%-70%比例回购药品,再以低价流入市场形成“回流药”。这类药品可能因储存不当变质,且购药记录被篡改,危害参保人权益,涉案金额往往达数十万元。
药店可能通过线上“电子处方”虚构购药场景。参保人凭收药人提供的“小纸条”即可购药,药店甚至无需真实处方即可通过互联网医院“秒开”电子处方,绕过监管。此类行为破坏公平性,加剧医保基金流失。
医保基金是“救命钱”,需全民共同守护。参保人应避免参与套现、妥善保管医保卡,购药时核对药品信息并扫码验真伪。药店须遵守规定,监管部门需完善追溯体系并加大处罚力度,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