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手术室布局设置标准的核心在于分区明确、通道独立、设备完善,需满足无菌操作、感染控制和高效流程三大要求,具体包括面积不低于15㎡/间、三区划分(无菌/半无菌/非无菌)、医患污物三通道分离等关键设计规范。
-
功能分区与洁净等级
手术室严格划分为限制区(手术间、刷手间)、半限制区(麻醉准备室、器械间)和非限制区(更衣室、污物处理间),洁净级别最高的手术间应位于最内侧。急诊或感染手术间需靠外设置,避免交叉污染。 -
空间与通道设计
单间面积不少于15㎡,整体建筑面积建议≥100㎡。必须设置独立通道:医务人员通道(清洁)、患者通道、污物通道,条件允许时增设洁物通道。走廊宽度≥2.5米,门需无门槛、防尘,地面采用防滑易清洁材料。 -
设备与环境要求
配备麻醉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基础设备,器械清洗消毒设施需独立。墙面和吊顶需防火、防潮、隔音,颜色以淡蓝/淡绿为主。保持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系统需确保正压送风,避免阳光直射和尘埃污染。 -
位置与联动规划
手术室应邻近急诊科、麻醉科、血库等关键科室,远离锅炉房、污物处理站。高层医院建议设于主楼中间层,低层建筑宜置于侧翼,确保安静且便于协作。
合理布局能显著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效率,设计时需结合医院实际规模与手术类型,优先满足感染防控和操作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