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保内部管理制度是规范医保服务行为、保障参保人权益的核心机制,其核心在于合理控费、身份核验、目录执行、数据安全及动态监管五大关键环节。
-
身份核验与就诊规范
严格核对参保人医保卡、身份证与就诊者一致性,杜绝冒用或代刷行为。门诊需分处方开具医保与非医保药品,住院患者需签署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确保透明消费。 -
目录执行与用药管理
优先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甲类药占比需达标),处方量控制急性病3日、慢性病15天内。特殊病种用药需与疾病直接相关,超目录用药需患者签字确认并自费。 -
费用控制与动态监测
设立医保管理小组定期抽查病历、处方,分析药品占比及自费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控分解住院、挂床等违规行为,确保医疗费用合理增长。 -
数据安全与系统运维
医保结算系统需专网专用,禁止安装无关软件或连接互联网。每日上传下载数据确保结算准确性,历史处方及明细保存至少2年备查。 -
培训与责任落实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保政策,将考核指标纳入绩效。专人负责医保投诉处理,建立奖惩机制,违规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通过以上措施,医疗机构既能合规运营,又能优化参保人体验,最终实现医保基金高效使用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