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引起的腹泻需以温中散寒、健脾祛湿为核心治疗原则,药物调理、饮食管理、中医外治是三大关键措施。藿香正气散等中药可快速缓解症状,姜汤、小米粥等温热饮食能修复肠胃,艾灸或热敷则能驱散寒湿。
-
药物选择:藿香正气散针对外感寒湿腹泻,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可解表化湿;脾胃虚寒者适用附子理中丸,含干姜、白术,能温补脾阳。急性腹泻可短期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
饮食方案:避免生冷油腻,首选生姜红糖水、蒸苹果泥等温热收敛食物;小米粥、山药羹易消化且含胶质,能吸附肠道毒素。湿热型腹泻(粪黄臭秽)需用薏苡仁、马齿苋粥利湿,与寒湿型(清水样便)的胡椒猪肚汤需区分。
-
外治与起居:神阙穴(肚脐)隔姜灸可升阳止泻,每日1次;腹部热敷建议40℃水温,每次20分钟。同时注意腰腹保暖,避免空调直吹,腹泻期间减少高纤维蔬果摄入。
若48小时内未缓解或伴发热、血便,需排查细菌性肠炎等急症。儿童及老人腹泻易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每公斤体重50ml/天)维持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