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出现肿胀,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这是降低感染和狂犬病风险的关键步骤。但仅用清水冲洗并不足够,需配合肥皂水消毒、医疗处置及疫苗接种等完整流程。以下是具体处理要点:
-
彻底冲洗伤口
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部伤口需借助注射器灌注清洗。避免使用热水,以免加速病毒扩散。冲洗后需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减少病毒残留。 -
肿胀的针对性处理
若伤口未破皮但红肿,可冰敷10-15分钟缓解肿胀,同时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药。若肿胀伴随发热或持续加重,需立即就医,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早期征兆。 -
医疗干预与疫苗接种
无论伤口大小,均需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严重咬伤(如头颈部、贯穿伤)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延迟处理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即使结痂也应重新清创。 -
后续护理与观察
保持伤口暴露或透气包扎,避免沾水污染。接种疫苗期间忌饮酒、辛辣食物,并监测是否出现恐水、痉挛等狂犬病症状。
提示:野狗携带病毒风险极高,自行处理仅为应急措施,必须尽快前往专业机构完成全程免疫。忽视规范处置可能导致致命后果,切勿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