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了但没伤口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接触部位15分钟以上,并优先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稀碘伏(0.025%~0.05%)消毒。若条件有限,可用75%酒精或苯扎氯铵(0.005%~0.01%)替代,但需避免软膏或粉剂覆盖皮肤。
- 彻底冲洗:用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反复冲洗,即使无可见伤口,也能清除潜在病毒和细菌。若皮肤有轻微划痕或黏膜接触,冲洗时间需延长至20分钟。
- 科学消毒:聚维酮碘对狂犬病毒有效,且刺激性较低;酒精适合无破损的皮肤消毒。避免使用双氧水,可能损伤健康组织。
- 后续观察:即使未破皮,仍需监测10天,若野狗出现异常或自身皮肤红肿,需立即就医并接种狂犬疫苗。
- 暴露等级评估:无伤口属于Ⅰ级暴露,通常无需疫苗,但若野狗来源不明或疑似发病,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加强免疫。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处理时不可侥幸。冲洗与消毒是核心步骤,而及时就医评估才是最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