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野狗戳到手指头后,应立即启动伤口清洁、医学评估、疫苗接种三重防护机制,重点落实伤口冲洗消毒、狂犬病暴露预防、破伤风免疫干预等核心措施,同时需密切观察72小时内神经症状变化。
-
伤口紧急处理
- 持续冲洗:用流动清水配合肥皂液交替冲洗15分钟以上,水流压力需达到冲走唾液残留的标准。若伤口较深,可借助注射器针筒加压冲洗内部组织。
- 深度消毒:采用碘伏、苯扎氯铵等渗透性消毒剂处理,避免使用酒精刺激伤口。开放性创面建议保持开放状态,减少厌氧菌感染风险。
-
感染风险防控
- 狂犬病阻断:根据WHO暴露分级标准,皮肤破损属于II级暴露,需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若存在出血则为III级暴露,需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 破伤风预防:未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加强针超过5年者,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免疫球蛋白(TIG)。
-
医学评估跟踪
- 急诊处置:立即前往疾控中心或具备狂犬病处置资质的医院,进行专业伤口评估与暴露分级。
- 症状监测:重点观察3-7天内是否出现伤口异常红肿、灼痛、蚁走感,以及发热、恐水、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此类表现需即刻复诊。
-
后续风险管控
- 疫苗全程接种:严格遵循5针法(第0/3/7/14/28天)或4针法(第0天2针,第7/21天各1针)完成接种程序。
- 暴露动物追踪:若可能,对肇事犬只进行10日隔离观察,确认其健康状态可调整后续处置方案。
此应急处理链条需在2小时内启动,狂犬病潜伏期虽长达1-3个月,但病毒一旦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致死率接近100%。特别提示:孕妇、免疫缺陷人群等特殊群体仍需全程接种疫苗,不存在禁忌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