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关节炎发作时,首选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依托考昔、布洛芬等),可快速缓解疼痛和炎症;若需延缓病情进展,可联合使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或氨基葡萄糖(口服)。
-
非甾体抗炎药:急性期优先选择双氯芬酸(每日150毫克)、依托考昔(每日60毫克)或布洛芬(每次200-400毫克,每日3次),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肿痛。但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
关节腔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能润滑关节、减少摩擦,每周注射25毫克,连续5周,适合中重度关节炎患者。
-
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每日750-1500毫克,分3次服用)可修复软骨,需连续使用4-12周,每年重复2-3个疗程。
-
其他辅助药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仅限短期急性发作使用,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适用于难治性病例,但需严格评估风险。
提示:药物需遵医嘱调整,同时结合物理治疗(热敷/冷敷)、控制体重及适度运动(如游泳)以增强疗效。避免高温环境下过度活动,发作期减少关节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