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温热衰竭时,首选药物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选择:轻症可口服补液盐或藿香正气水缓解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中重度需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液等补液治疗,并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心血管支持药物(如多巴胺)。关键原则是脱离高温环境、快速补液、对症治疗,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
补液治疗为核心
热衰竭的核心是体液丢失和电解质失衡,轻症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水分;中重度需立即就医,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快速恢复血容量,必要时补充氯化钾纠正低钾血症。 -
对症药物选择
- 退热:体温超过38.5°C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避免过量以免加重肝肾负担。
- 胃肠症状:恶心呕吐可选用胃复安,中药藿香正气水对轻症暑湿型热衰竭有一定缓解作用。
- 循环支持:若出现血压下降,需由医生评估后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
-
禁忌与注意事项
避免依赖退热药掩盖病情,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静剂;中药需辨证使用(如湿热体质慎用温补类药剂)。物理降温(冰敷、温水擦浴)应与药物同步进行。
总结:热衰竭用药需分型分级处理,及时就医是关键。日常预防应注重防晒、适度补水和避免高温时段剧烈运动,携带解暑药物(如口服补液盐)以备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