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因湿热环境易引发腹胀腹泻,最佳用药需根据病因选择:真菌感染需抗真菌药(如制霉菌素),细菌感染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非感染性腹泻首选益生菌(如双歧杆菌)和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同时需补液防脱水。
-
抗真菌药物:梅雨季食物霉变风险高,若腹泻由白色念珠菌或毛霉菌引起,表现为水样便、腹胀低热,需服用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抗生素无效且可能加重病情。
-
抗生素与止泻药:细菌性肠炎(如志贺菌感染)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配合蒙脱石散吸附毒素;急性腹泻可短期用洛哌丁胺减缓肠蠕动,但禁用于感染未控制时。
-
益生菌与黏膜保护剂:肠道菌群失调或功能性腹胀腹泻,推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调节微生态,联合蒙脱石散修复肠黏膜屏障,减少水分丢失。
-
补液与辅助用药: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解痉药(如匹维溴铵)缓解腹痛;消化不良者可短期用胰酶片助消化,但需避免油腻饮食。
提示:梅雨季需注意食物防霉、勤洗手,若腹泻伴高热、血便或持续超3天,应立即就医。自行用药需明确病因,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遵医嘱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