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威胁极大,可能诱发心绞痛、心梗甚至猝死!关键应对措施包括:勤监测血压、避免剧烈运动、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保持情绪稳定,同时注意温差变化和科学补水。以下是具体防护要点:
-
环境与活动管理
雷雨前闷热缺氧、雨后暴晒温差大,易导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高温或骤冷时段活动。若必须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开积水路段防滑倒。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维持在26℃左右,定时开窗通风。 -
科学补水与饮食
出汗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每小时补充100-150毫升温水,可少量加盐避免电解质紊乱。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苦瓜、芹菜等苦味蔬菜利湿,避免高油高盐。糖尿病患者需警惕冷饮和甜食。 -
药物与健康监测
硝酸甘油等急救药需随身携带,高血压患者每日至少测2次血压。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立即舌下含服药物并平卧。切勿自行调整药量,雨季应定期复诊,医生可能根据气候调整抗凝或降压方案。 -
情绪与作息调节
雷雨易引发焦虑,可通过深呼吸、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合并房颤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抗凝,预防脑中风。
总结:心血管患者需将雷暴雨视为“健康预警信号”,通过科学防护、规范用药和及时就医化解风险。若症状持续超过10分钟或加重,必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