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容易感冒,主要原因是气温骤降导致身体受寒、雨水携带细菌病毒增加感染风险,以及湿度骤增削弱人体免疫力。具体可从以下五方面分析:
-
体温骤降与抵抗力下降
雷暴雨伴随强降温,雨水蒸发会快速带走体表热量,导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免疫系统功能暂时性受损。此时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减弱,病毒更易入侵。 -
雨水中的病原体传播
雨水冲刷空气时可能混入细菌和病毒(如流感病毒),淋雨后这些病原体附着在皮肤或通过鼻腔进入呼吸道,直接引发感染。实验显示,潮湿环境更利于微生物繁殖。 -
湿寒环境对免疫系统的压制
中医认为,暴雨后寒湿之气侵入体内容易导致“卫气不固”,而现代医学证实,高湿度会抑制呼吸道纤毛运动,降低黏液清除病原体的效率。儿童和慢性病患者尤其敏感。 -
气压变化与呼吸系统应激
雷暴天气常伴随气压剧烈波动,可能引发鼻腔和肺部毛细血管收缩,加重黏膜干燥或充血,为病毒附着创造条件。部分人群会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的免疫紊乱。 -
行为习惯的间接影响
未及时更换湿衣物、长时间待在空调房等行为会延长寒冷暴露时间,而暴雨天缺乏日照也可能减少维生素D合成,进一步削弱免疫力。
提示:雷雨后应立即擦干身体、饮用姜茶驱寒,体质弱者需提前备好防风外套。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咳嗽,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感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