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吉娃娃抓咬后可能感染狂犬病、细菌性伤口感染或猫抓病等疾病,其中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需24小时内紧急处理;而吉娃娃携带的细菌或病毒可能引发局部化脓、败血症甚至休克。吉娃娃的牙齿和爪子可能传播人畜共患寄生虫,如弓形虫或钩端螺旋体病。
狂犬病是最危险的潜在感染。即使吉娃娃接种过疫苗,其唾液仍可能携带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痉挛、瘫痪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几乎无法治愈。暴露后必须立即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延误处理将大幅增加死亡风险。
细菌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吉娃娃口腔和爪子的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可导致伤口红肿、化脓,严重时引发蜂窝组织炎或全身感染。案例显示,患者因未及时消毒,感染性休克导致肢体坏疽。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15分钟是降低感染的关键步骤。
猫抓病虽名称与猫相关,但吉娃娃也可能传播。汉塞巴尔通体通过抓伤进入人体,引起淋巴结肿大、发热,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发展为脑炎或肝脾损伤。儿童和老人是高危人群,需警惕持续低烧或伤口附近淋巴结异常。
其他潜在风险包括钩端螺旋体病(接触尿液污染伤口)和弓形虫病(孕妇感染致胎儿畸形)。吉娃娃若未驱虫,还可能通过粪便传播寄生虫卵。
养宠家庭应定期为吉娃娃接种疫苗并驱虫,被抓咬后无论伤口大小都需彻底消毒。若出现发热、伤口恶化或神经系统症状,必须立即就医。与宠物互动时避免激怒行为,尤其需教育儿童保护面部和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