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突发心肌梗死需立即拨打120并保持静卧,避免移动或自行用药。 潮湿闷热天气易诱发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加剧,典型症状包括持续胸痛、大汗、恶心等,但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胃痛”等不典型症状,需高度警惕。
- 识别预警信号:持续15分钟以上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是典型表现,可放射至左肩、背部或下颌,伴随冷汗、呼吸困难。非典型症状如“烧心感”、上腹痛易被误诊,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需优先排除心梗。
- 黄金急救流程:立即停止活动,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120并说明疑似心梗。避免自行驾车就医,救护车可提前启动医院绿色通道。若患者意识丧失,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分钟)。
- 梅雨季日常预防:控制基础疾病,按时服用降压、降脂药物;室内使用除湿设备,避免淋雨受凉;饮食清淡并补充水分,减少高盐高脂摄入;午休30分钟可降低发病风险。
- 情绪与作息管理:避免熬夜、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和。自备消暑理气药茶(如山楂、决明子),但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需遵医嘱使用,不可替代专业救治。
梅雨季心梗救治的关键在于“快”和“防”——迅速识别症状并启动专业医疗救援,同时通过规律作息、科学用药降低发病风险。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病历卡和急救药物信息,为抢救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