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博美犬咬伤后可能感染多种疾病,最危险的是致死率近100%的狂犬病,此外还可能引发钩端螺旋体病、犬布氏杆菌病、犬弓蛔虫病等。关键风险包括接触病犬唾液传播的病毒、尿液或粪便污染的病原体,以及蜱虫等媒介传播的继发感染。及时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是预防核心。
- 狂犬病:通过唾液传播,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无特效治疗。症状包括恐水、怕风、痉挛等,需在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并注射免疫球蛋白。
- 钩端螺旋体病:接触病犬尿液或污染环境感染,表现为发热、肌肉疼痛,严重者可致肺出血或肾衰竭。
- 犬布氏杆菌病:经分泌物传播,常见关节痛、发热,孕妇感染可能导致流产。
- 犬弓蛔虫病:误食虫卵污染的粪便后,幼虫移行至肺、肝或皮肤,引发咳嗽、肝肿大或皮疹。
- 蜱媒传播疾病:如莱姆病(关节痛、红斑)和埃立克体病(发热、头痛),通过犬携带的蜱虫叮咬传染。
预防措施包括: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并就医;确保犬只定期接种疫苗及驱虫;避免接触流浪犬或未检疫宠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诊并告知医生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