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中暑需警惕高温高湿双重威胁,关键要避免贪凉骤冷、及时补充电解质、选择阴凉通风处避雨,并区分“阳暑”与“阴暑”对症处理。
- 避免贪凉骤冷:雷阵雨前后温差大,突然进入空调房或饮用冰水会导致毛孔收缩,散热受阻,易引发“阴暑”。应逐步降温,用温水擦身替代直接吹冷风。
- 补充电解质饮品:闷热环境下大量出汗易流失钠、钾,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比纯水更能预防热痉挛。每小时至少补充0.5升,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脱水。
- 避雨选址有讲究:雷雨时远离大树、金属设施,选择干燥通风的建筑物避雨。若在野外,双脚并拢蹲低,减少地面电流伤害风险。
- 区分中暑类型:
- 阳暑(高温暴晒):面色潮红、高热大汗,需移至阴凉处,用冰袋冷敷腋下/颈部,口服十滴水。
- 阴暑(骤冷引发):恶寒无汗、头痛乏力,可服藿香正气水,忌用寒凉药物。
- 急救“五步法”:移(阴凉处)→敷(冰水擦拭)→饮(淡盐水)→擦(酒精散热)→降(体温≤38.5℃),昏迷抽搐时立即侧卧送医。
雷阵雨季随身携带藿香正气类药品、便携小风扇,老人儿童避免午间外出。若出现持续头晕呕吐,切勿拖延,速拨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