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期间免疫力下降需重点防范感染、饮食安全及环境健康,关键措施包括避免淋雨、严格饮食卫生、加强室内通风,并关注慢性病管理。
-
避免淋雨与受寒
雷暴雨后湿冷环境易引发呼吸道感染,尤其免疫力低下者需严防淋雨。若衣物鞋袜浸湿需及时更换,避免寒湿入侵诱发肺炎或关节疼痛。糖尿病患者、呼吸道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减少外出,必要时穿戴防水装备。 -
严格饮食卫生
暴雨易污染水源和食物,不喝生水,优先选择煮沸水或密封瓶装水;避免食用霉变、隔夜或雨水浸泡过的食物,生食果蔬需彻底清洗。食物储存需防潮防鼠,餐具消毒可用沸水煮15分钟,防止肠胃炎或食物中毒。 -
环境防潮与消毒
室内湿度升高易滋生霉菌,需每日通风并使用除湿设备,保持湿度在40%-60%。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繁殖;被雨水污染的家具、地面需用消毒液擦拭,降低真菌感染风险。 -
慢性病与情绪管理
心脑血管患者需避免温差过大诱发急性发作,注意监测血压。潮湿天气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室内运动、社交活动调节心理状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B族缓解焦虑。
总结:雷暴雨季节需从防护、饮食、环境多维度降低健康风险,免疫力低下者更应主动规避隐患,出现持续发热、腹泻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