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时疲劳感加重,主要与体温调节负担增加、血液循环减缓及免疫力波动有关,需重点关注保暖、睡眠、饮食和运动调节。
-
保暖优先,尤其保护头颈与足部
寒冷刺激会加重自律神经负担,导致头晕、肩颈酸痛。外出时戴围巾、穿高领衣物,避免冷风直吹。睡前用40℃左右热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四肢冰凉引发的疲劳感。 -
调整作息对抗“低温秋乏”
降温易引发嗜睡,建议每晚10点前入睡,午间小憩20分钟。避免熬夜,否则会加重气血消耗。早晨起床后开窗通风,冷空气能短暂刺激交感神经,帮助提神。 -
饮食温补,增加优质蛋白与B族维生素
减少生冷食物,多吃热粥、炖汤类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牛奶、鱼虾、瘦肉等优质蛋白,增强体力;搭配糙米、菠菜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材,辅助代谢供能。 -
适度运动激活血液循环
选择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出汗耗气。久坐时每1小时起身拉伸,重点活动肩颈和腰部,改善局部血流淤滞导致的酸痛。 -
调节情绪,避免“悲秋”加重疲惫
阴冷天气易引发情绪低落,可通过听轻音乐、穿暖色衣物调节。中午光照充足时晒太阳10分钟,促进血清素分泌,提升精神状态。
若疲劳伴随持续头痛或心悸,可能是温差诱发血压波动,需及时就医。逐步适应温度变化,综合调整生活习惯,能有效缓解季节性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