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热射病需警惕高温高湿双重威胁! 热射病作为最严重的中暑类型,核心体温可超40℃,致死率高,梅雨季因湿度大、体感闷热更易诱发。关键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水、选择透气衣物,急救核心是快速降温并送医。
- 环境控制:梅雨季高温高湿环境下,减少10:00-16:00户外活动,室内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通风,避免车内密闭高温。
- 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每15分钟补充400-500毫升,避免酒精和含糖饮料。出汗后需同步补充电解质(如香蕉、猕猴桃)和优质蛋白(鸡蛋、牛奶)。
- 穿戴与防护:选择浅色、宽松透气衣物,佩戴遮阳帽并涂抹SPF15+防晒霜,湿热天气避免“快速冷却”(如直接冲凉)。
- 高危人群关注: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需格外警惕,出现头痛、恶心、肌肉抽搐或体温升高时立即就医。
- 急救处理:若发现意识障碍、皮肤干热,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冰敷(腋下、颈部)或冷水擦拭降温,禁止喂水喂食,并拨打急救电话。
梅雨季防热射病重在“防暑+除湿”,结合饮食调节与科学作息,一旦出现重症症状必须争分夺秒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