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脱水热需重点防范环境湿闷与体表散热失衡,核心措施包括控制室内温湿度、及时补液、调整穿着及警惕婴幼儿特殊风险。
- 环境调控:紧闭门窗阻断暖湿气流,使用空调除湿或放置生石灰/干燥剂,保持室温22-24℃。高温高湿环境易阻碍汗液蒸发,诱发体温升高。
- 科学补水:多饮温水或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大量出汗时需同步补充电解质,预防体液失衡引发的头晕、乏力。
- 衣物选择: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过厚包裹。婴幼儿需定期检查颈背部是否出汗,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捂热综合征”加重脱水。
- 特殊人群防护:婴幼儿、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需加强监测。若出现持续高热(>38.5℃)、尿量减少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
- 饮食调理:多吃冬瓜、薏米等利湿食材,避免油腻辛辣。中医推荐五指毛桃茯苓茶(五指毛桃30g+炒薏米20g+茯苓20g煮水)健脾祛湿。
回南天期间,兼顾防潮与散热是关键。若体感闷热伴随心跳加速,需迅速转移到通风处降温,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