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脱水热可通过及时补水、调节环境温度、物理降温及药物辅助快速缓解,关键措施包括补充温水或电解质溶液、保持18-20℃室温、温水擦拭身体,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用药。
- 补液优先:立即补充温水、5%葡萄糖或母乳(婴幼儿),口服困难时可静脉补液。成人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避免含糖或咖啡因饮品加重脱水。
- 环境调控:降低室内温度至18-20℃,避免过度包裹,保持通风。寒热交替时注意缓慢增减衣物,避免二次受凉。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拭,尤其婴幼儿皮肤敏感者。
- 药物干预:体温≥38.5℃时,按医嘱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婴幼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不可自行用药。
- 饮食辅助:进食西瓜、梨等高水分食物,婴幼儿可增加母乳喂养频率。腹泻患者需搭配口服补液盐。
若出现精神萎靡、无尿、眼窝凹陷等重度脱水症状,或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观察体温与水分摄入,避免过度保暖或高温环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