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体温升高时,可通过保暖、补充水分、药物干预及中医理疗等方式缓解。若体温超过38.5℃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下是具体方法:
- 保持温暖:穿戴足够衣物或使用毛毯,避免进一步受寒。手脚冰凉时可用热水袋局部保暖,促进血液循环。
- 多喝温水:补充水分帮助调节体温,预防脱水。生姜水或葱白水可辅助驱寒,但避免过量饮用。
- 药物退烧: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烧药,儿童需严格按剂量使用。
- 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洗温水浴(水温37℃左右),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刺激。
- 中医调理:通过艾灸大椎穴、刮痧背部或拔罐等方式散寒,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发汗法(如热水澡)后需及时擦干,防止着凉加重症状。
若症状持续或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等,可能提示流感、肺炎等疾病,需尽快就医明确病因。日常注意防寒保暖,均衡饮食以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