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肌肉酸痛的缓解需结合降温、补液、科学拉伸及针对性护理。关键措施包括:及时补充电解质、冷热交替敷贴、低强度活动促进乳酸代谢,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以下是具体方法:
-
物理降温与补液
高温易导致脱水加剧肌肉酸痛,应每小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如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同时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区域10分钟/次,帮助核心体温下降。若伴随发热,需优先退烧(温水擦浴或遵医嘱服药)。 -
冷热敷交替疗法
针对单纯运动型酸痛:48小时内冷敷(冰袋包裹毛巾敷15分钟/次,每日3次)减少炎症;48小时后热敷(40℃热毛巾敷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若因中暑或感染引发酸痛,则需持续冷敷并就医。 -
温和拉伸与按摩
静态拉伸酸胀肌群(如大腿后侧、肩部),每个动作保持20秒,重复2组。配合拇指指腹环形按压酸痛部位(力度以轻微酸胀感为宜),避免暴力揉捏。高温下运动后建议在阴凉处进行5分钟慢走再拉伸。 -
药物与休息调整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疼痛和炎症,但需避免与退烧药叠加使用。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高温时段剧烈活动。若72小时未缓解或出现肌无力、尿色加深,需排查横纹肌溶解等急症。
提示:夏季运动需选择清晨/傍晚时段,穿着透气面料,运动前后称体重(流失>2%体重需加强补液)。慢性疾病患者及儿童出现高温相关肌肉疼痛,建议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