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比格犬咬伤后,若出现皮肤破损、出血或无法确认犬只免疫状态,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即使犬只接种过疫苗,因保护率并非100%,仍需按暴露等级规范处理伤口并接种疫苗,头面部受伤或流浪犬咬伤风险更高,需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
-
暴露等级决定处置措施
轻微抓伤或无出血的咬伤(Ⅱ级暴露)需彻底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贯穿性伤口、出血或黏膜接触唾液(Ⅲ级暴露)需加注免疫球蛋白。家养犬若无法提供有效免疫证明,一律视为高风险。 -
犬只免疫状态不可盲目信任
动物疫苗保护率约70%,且抗体可能失效。即使犬只定期接种,若近期接触过野生动物或行为异常(如狂躁、流涎),仍需按最高风险处置。 -
伤口处理优先级最高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避免包扎。延误处理可能增加病毒侵入风险,尤其是神经丰富的头颈部。 -
特殊情形严加防范
流浪犬、未全程免疫幼犬或来自疫区的犬只咬伤,必须全程接种疫苗。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优先选择人二倍体疫苗,安全性更高。
总结: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无论犬只品种或伤情轻重,规范处理伤口+疫苗接种是核心原则,切勿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