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会显著增加灰指甲感染风险,主要原因是潮湿环境助长真菌繁殖、污水浸泡破坏皮肤屏障、足部长期闷湿为真菌创造温床。暴雨后趟水或接触污染水源时,真菌(如红色毛癣菌、念珠菌)易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甲板,引发甲板浑浊、增厚等病变,甚至传染给他人。
-
潮湿环境加速真菌繁殖
雷暴雨导致的高湿度环境是真菌生长的理想条件,尤其是红色毛癣菌等致病菌在湿热中活性增强。足部长期处于闷湿鞋袜或雨水中,真菌繁殖速度可提升数倍。 -
污水浸泡破坏皮肤屏障
雨水混合地面污物形成含菌量高的积水,浸泡后皮肤角质层软化、出现微小裂口,真菌更易侵入甲床。若本身有足癣或脚气,感染灰指甲的概率更高。 -
足部防护不足加剧风险
光脚涉水、穿湿鞋袜未及时更换、共用拖鞋或毛巾等行为,会直接接触真菌或交叉感染。暴雨后未彻底清洁足部,残留的真菌可能持续侵蚀甲板。 -
免疫力低下者更易中招
糖尿病患者、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因免疫力较低,皮肤屏障功能弱,暴雨后接触真菌后更难自愈,需格外警惕。
总结:雷雨后需立即擦干双脚、更换干爽鞋袜,避免光脚接触污水;若出现甲板变色、增厚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规范治疗,防止传染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