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会导致皮疹,主要是因为汗腺堵塞、皮肤过敏反应或真菌感染等原因。常见的高温相关皮疹包括痱子、夏季皮炎和湿疹。
1. 汗腺堵塞引起的皮疹
高温环境下,人体会分泌大量汗液以调节体温。当汗腺导管被堵塞或发炎时,汗液无法正常排出,滞留在皮肤下,从而引发炎症反应,形成痱子。痱子常见于婴幼儿、长期卧床者或运动后未及时清洁的人群,表现为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伴随瘙痒或疼痛。
2. 过敏反应性皮疹
高温会刺激皮肤,使敏感性皮肤人群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例如,胆碱能性荨麻疹是一种因体温升高诱发的风团样皮疹,常见于剧烈运动后。夏季阳光强烈,紫外线也可能导致光敏性皮炎。
3. 真菌感染性皮疹
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真菌容易滋生。足癣、股癣等真菌感染在夏季高发,表现为红斑、脱屑和瘙痒。这类皮疹多发生在皮肤皱褶处,如脚趾缝、腋窝等。
4. 预防与护理建议
- 保持通风降温:室内温度控制在22-26℃,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 穿着宽松透气:选择棉质或透气的衣物,减少汗液积聚。
- 及时清洁皮肤:运动后及时洗澡,保持皮肤干燥。
- 避免抓挠: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 使用防护用品:如防晒霜和防蚊液,减少紫外线和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问题。
总结
高温引起的皮疹虽然常见,但通过保持凉爽、清洁和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症状。如症状严重或持续不退,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