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中暑痉挛时,应迅速脱离高温环境,补充含盐水分,并采取物理降温。若出现意识模糊或持续痉挛,需立即送医。 回南天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易因散热障碍引发热痉挛,表现为肌肉抽搐、头晕等症状,及时正确处理可避免病情恶化。
- 快速脱离高温环境: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帮助散热。避免继续暴露在闷热环境中加重症状。
- 补充电解质溶液:小口饮用含盐饮料(如500ml水加0.5g食盐)或运动饮料,缓解因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失衡。切忌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引发呕吐。
- 物理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配合扇风加速散热。避免直接用冰水浸泡,以免刺激血管收缩。
- 紧急送医指征: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40℃)、意识不清或痉挛持续超过30分钟,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途中保持侧卧防窒息。
预防回南天中暑痉挛需注意:避免正午外出,穿着透气衣物;室内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除湿设备;户外活动时每20分钟补水200ml,并备好防暑药物如十滴水。中暑初期症状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异常需果断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