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会加重心血管负担,根治需从长期健康管理入手,核心在于控制基础疾病、调整生活方式及科学应对极端天气。 具体措施包括:遵医嘱规范用药、保持饮食清淡、适度补水、稳定情绪,并避免雷雨时外出或剧烈活动。
-
药物管理不可松懈
心血管疾病患者需坚持服用降压药、抗凝药等,雷雨前闷热天气易导致血压波动,应增加监测频率。若出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停药或减药。 -
饮食调节减轻负担
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是关键,减少高糖及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苦瓜、芹菜等苦味食物利湿,适量补充淡盐水或温开水(每次100-150毫升,间隔20-30分钟),防止血液黏稠度升高。 -
环境与情绪控制
雷雨前低气压易引发缺氧和烦躁,需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稳定情绪。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保持通风,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若必须外出,避开积水和雷电区域。 -
适度运动增强耐受力
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以微微出汗为度。雨后避免暴晒时段运动,运动前后充分补水,防止心脏负荷骤增。
雷雨季心血管健康需综合防控,日常监测与应急措施并重。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排查风险,切勿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