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脱水热的根治需结合对症降温、补液治疗及病因管理,核心在于及时纠正脱水、控制体温并消除诱因(如环境过热或感染)。
-
物理降温与体温监测
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同时保持环境通风,减少衣物包裹。 -
科学补液防脱水
优先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少量多次喂服。若呕吐严重或无法口服,需静脉补液,尤其婴幼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补液量。 -
排查并消除诱因
回寒脱水热常见于环境过热或感染(如呼吸道或肠道病毒)。调整室温至24-26℃,避免过度保暖;若伴随咳嗽、腹泻等症状,需就医排查感染并针对性用药。 -
日常护理与预防
发热期饮食清淡易消化,如米汤、稀释果汁。愈后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预防复发需保持适宜环境温湿度,避免骤冷骤热。
根治的关键是“降温+补液+病因处理”三管齐下,严重或持续发热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