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冷中暑衰竭的根治核心在于快速纠正脱水与电解质失衡、物理降温及对症治疗。关键措施包括静脉补液恢复血容量、口服补液盐调节电解质、冰敷大血管部位快速散热,同时需避免持续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以下分点详解根治方法:
-
补液治疗
轻症患者可口服含电解质的补液盐溶液(如口服补液盐散Ⅲ),少量多次补充水分与钠、钾离子;重症需立即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快速恢复体液平衡,防止循环衰竭。昏迷或呕吐者需通过鼻饲管或静脉途径补液。 -
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或冰袋冷敷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配合风扇或空调降低环境温度至22-25℃。避免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体温降至38℃以下时停止降温,防止低体温。 -
药物与对症处理
血压过低时需静脉注射升压药(如多巴胺),肌肉痉挛可补充钙镁制剂。藿香正气水缓解恶心头晕,但不可替代补液。若出现抽搐或意识障碍,需紧急送医进行镇静、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
环境调整与预防复发
根治后需充分休息48小时,避免剧烈活动。日常穿透气衣物,高温高湿环境下每小时补充200-300ml淡盐水,室内保持通风。湿热天气可提前服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预防。
总结:湿冷中暑衰竭的根治需“快补液、快降温、防恶化”,症状缓解后仍需观察24小时。若出现反复呕吐、持续高热或尿量减少,提示病情加重,必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