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脱水热的根治关键在于及时补液、调节环境温度并采取物理降温,严重时需就医治疗。 新生儿或婴幼儿因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在冷空气干燥环境下易因水分不足引发脱水热,表现为体温骤升、皮肤干燥、尿量减少等症状。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
- 快速补液:优先通过母乳或温水补充水分,若口服困难可静脉补液。冷空气中水分蒸发快,需比日常更频繁喂水,母乳喂养者需增加哺乳次数。
- 环境调控:保持室内温度在22-28℃,避免过度包裹或使用电热毯。冷空气环境下需同步控制湿度(40%-60%),使用加湿器或晾挂湿毛巾。
- 物理降温:用温水(33-36℃)擦拭额头、腋下等部位,避免酒精或冰水刺激。冷空气暴露后若发热,应先移至温暖环境再降温,避免温差过大。
- 就医指征:体温持续超过38.5℃、出现抽搐或无尿时需紧急送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
预防重于治疗,冷空气季节需定期监测婴儿水分摄入与环境温湿度,穿戴适度保暖衣物即可,无需过度包裹。若反复发作脱水热,应排查代谢或汗腺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