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雨天气易引发呼吸道感染,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刺激导致免疫力下降、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暴增、病毒传播加速以及潮湿环境助长病原体繁殖。以下是具体机制分析:
-
冷空气与免疫力骤降
雷暴雨伴随气温骤降,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局部免疫力减弱,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更易入侵。儿童、老人等群体因体温调节能力差,风险更高。 -
“雷暴哮喘”现象
强风将花粉卷至高空,雨水泡发后裂解成微颗粒(可小至),深入肺部引发过敏反应。研究显示,雷暴后地面花粉浓度暴增300倍,诱发哮喘或过敏性咳嗽。 -
霉菌与细菌滋生
暴雨后湿度超70%,成为霉菌繁殖温床(如链格孢菌)。吸入含霉菌孢子的空气可能引发支气管炎,甚至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
病毒传播条件优化
潮湿环境延长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人群密集场所(如避雨时)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风险升高,常见于流感或普通感冒。
防护提示:雷暴天气关窗防花粉,外出佩戴N95口罩;及时更换潮湿衣物,空调除湿模式维持湿度50%以下;哮喘患者随身携带支气管扩张剂。若出现持续咳嗽、喘息,需尽早就医排查过敏或感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