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寒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的病因主要是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常见诱因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环境因素,以及遗传体质和季节变化影响。关键机制为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典型症状为眼痒、红肿、流泪,但不会传染。
- 过敏原触发:春冬季花粉、尘螨、霉菌孢子等吸入性过敏原是主要诱因,夏季高温潮湿也可能加重症状。宠物毛发、化妆品或隐形眼镜护理液等接触性过敏原同样可能引发炎症反应。
- 免疫机制异常:过敏体质者免疫系统会产生过量IgE抗体,与肥大细胞结合后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导致结膜血管扩张和神经末梢敏感,表现为持续眼痒和充血。
- 遗传与环境交互:家族过敏史(如哮喘、湿疹)显著增加患病风险,而现代生活方式(如过度清洁)可能削弱免疫耐受,加剧过敏反应。
- 季节性波动:冷空气刺激或温差变化(“回寒”时节)可能诱发结膜血管收缩-扩张异常,加重炎症反应,部分患者会合并过敏性鼻炎。
预防和治疗需双管齐下: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滴眼液缓解急性症状,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中医认为“肺卫不固”或“血虚风燥”是内在病机,可辅以益气固表或养血祛风疗法。若症状反复,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加强日常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