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因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导致的致命性疾病,核心诱因包括环境高温、自身产热增加及散热障碍三大类。常见于长时间户外作业、高强度运动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不及时干预可引发多器官衰竭。
-
环境因素:持续暴露于以上高温高湿环境(如无风闷热天气),热量从外界持续侵入体内,超出体温调节能力。尤其当湿度>60%时,汗液蒸发受阻,散热效率骤降。
-
产热激增: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或甲亢等疾病会加速能量代谢,使核心体温每小时升高以上。部分药物(如抗抑郁剂)也可能干扰下丘脑调节功能,加剧产热。
-
散热障碍:肥胖、衣物不透气或汗腺功能障碍(如硬皮病)会阻断散热途径。老年人因心血管功能衰退、儿童因汗腺发育不全,更易出现热量蓄积。
-
高危诱因:脱水(腹泻/饮水不足)、睡眠缺乏或低钾血症等会削弱机体代偿能力。酒精摄入则通过扩张血管加速脱水,形成恶性循环。
夏季需警惕头痛、恶心等先兆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处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特殊人群应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穿戴透气衣物,从源头预防热射病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