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高温环境下人体生理调节失衡,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痉挛、心脏负荷加重,进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关键风险包括脱水引发的血栓风险、冷热交替导致的血管痉挛、睡眠不足与情绪波动引发的血压不稳,以及高温直接增加心肌耗氧量。
- 血液黏稠度升高:高温出汗过多导致水分流失,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增加心梗、脑梗风险。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尤其需警惕。
- 血管痉挛与斑块破裂:室内外温差超过8℃时,血管剧烈收缩或扩张,可能引发斑块脱落或血管痉挛,诱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
- 心脏负荷加重:高温加速新陈代谢,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上升,若供血不足易导致心绞痛或心力衰竭。
- 睡眠与情绪影响:夏季昼长夜短易致睡眠不足,加上烦躁情绪引发血压波动,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预防提示: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少量多次)、避免骤冷骤热、午间减少户外活动、饮食清淡并遵医嘱用药。心血管高危人群需格外注意体征变化,如胸闷、头晕等及时就医。